人民網
人民網

一把竹制傘 手藝代代傳(逐夢小康)

本報記者  申智林
2020年06月27日00:0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圖①:彭國亮糊傘面。

 

 

 

 

  逐夢人:

  彭國亮,湖南省永州市藍山縣東側村村民,2012年回到家鄉,辦起竹制工藝傘生產作坊,發揚傳統的竹木加工手藝,進入工藝傘市場,逐步走上小康之路。

  

  “咔嚓!”一聲脆響,剛刮過青、正透著香的一截楠竹,應聲被剖為兩半。彭國亮拾掇起其中半邊,順著紋理,隻稍稍地瞄了一眼,就又揮動柴刀連劈了五六下。手中的竹筒隨即成了一根根小竹條。老彭拿手指一比劃,不多不少,一條正好1.2厘米寬(圖②)。

  今年51歲的彭國亮,是藍山地地道道的篾匠。藍山地處南嶺山脈腹地的九嶷山東麓,因“山嶺重疊,薈蔚蒼萃,浮空如藍”而得名,當地盛產楠竹(圖③)。“我老家住在大山上,往上數三代,都靠做竹制品為生。”彭國亮說,耳濡目染下,自己打小就學會了編竹子,后來南下廣東、東向浙江,輾轉多地打工,都是靠這門手藝。

  因為沒找到方向,盡管算得上勤勞,老彭也沒能攢下什麼積蓄。但他一直努力尋找致富的機會。因為竹編手藝好,老彭20多年前曾在珠海一家油紙傘生產企業做過技術管理。2011年,在外漂泊多年的他,敏銳地發現這個市場的前景越來越好,便鼓起勇氣回鄉創辦加工廠。

  “剛起步太難了。”彭國亮回憶,找親戚朋友東拼西湊,又加上銀行貸款,才找齊10多萬元啟動資金。租好廠房,招來工人,老彭把技術傾囊相授。長短傘骨的連接處,竹片要片到0.7毫米(圖④)——“厚了傘面收不住,薄了傘骨容易折。”傘面和傘骨之間上油,更有講究,多一滴會滲透,少一絲不牢固。再干老本行,老彭重拾匠心,如魚得水。

  傳統的生產工藝不能丟,但產品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還得提高生產效率,一些基礎性、機械性的工序,需要用機器代替。可生產竹制工藝傘是個冷門產業,沒有現成的機器。老彭就自己設計、自己摸索,硬生生組裝出15台加工設備。

  產品工藝過關,彭國亮的竹制工藝傘逐漸打開了市場,甚至有日本的客戶通過貿易商找到他,指定要他的產品。訂單越來越多,人手有些不夠。老彭又主動吸納村裡的6個貧困村民來做工。

  “去年,我們的產值達到100多萬。”彭國亮說,今年雖然因為疫情,國際市場受了點影響,但對開拓國內市場依然有信心。他醞釀著,再建一座廠房,將生產能力提升上去,吸收更多貧困勞動力就業。“奔小康嘛,還是要帶著大家一起來!”

  本欄圖片為楊雄春攝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7日 07 版)

 

(責編:鄧志慧、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