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啟動村(社區)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全省首批740名學員已入學——
村干部充電 變化看得見(干部狀態新觀察)
西寧的村干部們拿著入學通知書走進“大專班”。 |
核心閱讀
為提高農村社區基層干部綜合素質,青海啟動村(社區)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依托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及州縣教學點,設置專業課程,創新教學模式,破解干部工作中“有想法、沒辦法”“有勁頭、沒思路”等問題,為鄉村治理培養一支素質高、業務強的干部隊伍。
如今,雷永軍家有了兩個大學生:一個是他娃,去年高考應屆﹔另一個是已過不惑之年的他,青海西寧城北區小橋村黨支書。
是雷支書求知若渴?非也。“高中畢業后,咱把書本扔了快三十年。”
開商鋪、跑運輸、攬工程……論勤勞致富,他是全村帶頭人,鄉親們才選他當上“領頭雁”。可要是論怎樣治理、壯大“雁陣”,雷永軍總說,遇到難題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
好在雷永軍的煩惱,最近迎來了轉機。今年起,針對農村社區基層干部學歷層次偏低、綜合素質不高的問題,青海省委組織部正式啟動“村(社區)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依托青海廣播電視大學及州縣教學點,計劃用3年時間分批次對全省4146個行政村和474個社區符合報讀條件的農村社區干部進行大專學歷提升和素質能力培養。
5月初,有感於“本領恐慌”的雷永軍和其他739名學員,一起拿起書本走進課堂。“充電”后的他們有了哪些變化?學到了什麼?又會起到怎樣的作用?
有的放矢
為基層干部“搭橋建船”,解決能力與工作要求不適應問題
6月上旬,青海湖畔的金銀灘,芳草吐綠,水天同碧。
這裡是歌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誕生地。如今,互聯網已讓高原不再遙遠: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青海湖鄉達玉五谷村黨支書才太加,一邊盯著屏幕,一邊在鍵盤上“摸索”——他正用Excel給電商畜產品訂單、發貨情況制表,“‘大專班’開了計算機課,派上了大用場。”
過去,這都是鄉裡包村干部多杰的工作,“村兩委干部都是牧民出身,沒人會用電腦”,多杰苦笑,“我成了村裡的‘打字員’,所有材料一肩挑。”其實,村干部也不想“撂挑子”,可才太加過去打字隻會“一指禪”,“一張紙的材料,一天都未必能敲出來,更別說復雜的技術活。”
這些年,以畜牧業為支柱的達玉五谷村正向發展電商、生態旅游等多種業態轉變。“我這文化程度和知識水平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聽說省裡開了“大專班”,才太加二話不說報了名,“時代發展‘倒逼’基層干部‘充電’,守著金銀灘草原這個‘金飯碗’,不搞出個模樣,沒法給牧民們交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青海持續抓基層強基礎,農村社區干部隊伍結構和素質得到了有效優化和提升,但受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等客觀因素影響,基層干部素質能力依然偏弱。去年,來自青海省委組織部的統計顯示:全省4146個行政村的32048名兩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佔到了80.12%,工作中“有想法、沒辦法”“有勁頭、沒思路”的問題普遍存在。
經過深入調研,青海省委組織部根據實際,提出用3年時間對全省所有行政村和社區50周歲以下的兩委主要負責人、45周歲以下的兩委其他班子成員以及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全覆蓋系統培養。“我們除了部署‘過河’任務,還要為基層干部‘搭橋建船’,以解決基層干部能力與工作要求不相適應的棘手問題。”青海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朱治國說。
因材施教
強調實用性,合理安排教學方式,修滿學分才能畢業
入學前,西寧城北區二十裡鋪村黨總支書記劉虎心裡嘀咕,“‘大專班’會不會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甚至就走個過場?”可沒想到,“上來就是‘實戰’。”
剛入學,劉虎等42名學員就被組織參加一場“破冰拓展”:學員們抓鬮分成6隊,每隊抽題競賽。“我們抽到的題目是‘生態保護與鄉村旅游的關系’。”劉虎代表本隊上台陳述,評委老師卻如“連珠炮”:“農家樂的廚余垃圾咋處理?游客憑啥相信你種的是綠色食品?……”劉虎聽得直冒汗,卻不得不承認,“說中了工作中的短板和盲點,這課上得值!”
為了精准對應每名學員的實際需求,“大專班”量身定制、因材施教,確定了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農業經濟管理、工商企業管理(鄉鎮企業管理方向)、設施農業與裝備4個專科專業,各專業開設20門實用課程,供學員選修。
劉虎攻讀的行政管理(村鎮管理方向)專業,就包括信息技術應用、農村政策法規、村官領導方法與藝術等課程,還有實習和畢業論文。“課程針對性、實用性很強,共計78個學分,必須修滿才能畢業,差一分都不行。”青海廣播電視大學教師宋瑞萍告訴記者,“基層干部可以‘寬進’,不能‘寬出’,‘大專班’並非‘保過班’!”
同時,考慮到基層干部工作實際,“大專班”還為學員們量身打造了集中統一授課和網上自主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每學期集中統一授課在兩周左右。“對身處高原牧區的干部來說,不用來回奔波了。”才太加對課程安排很滿意,“既不耽誤村裡工作,又能保証學習效果。”
此外,為鼓勵干部積極學習,青海規定學習費用由州縣承擔80%、學員個人承擔20%,成績優異者還可評選獎學金。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劉虎仍擠出休息時間完成網上課程,“這麼好的機會不能浪費,‘掉層皮’也要堅持,讀下來就是‘脫胎換骨’。”
學以致用
探索現場觀摩等教學方式,加強學員互動交流
“我這個村支書,現在更像是‘物業經理’。”小班討論課上,雷永軍向老師同學傾訴煩惱。
近年來,地處城郊的小橋村城鎮化進程迅猛,村民們陸續“上了樓”,可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有時卻沒“上樓”,同樣面臨角色轉換的雷永軍,在村委會下成立了物業辦公室,“只是過渡之舉,將來怎麼管理還沒有思路。”
“專業的事還得交給專業的人辦,組建物業公司才是長久之計。”青海廣播電視大學教師李秋梅從企業管理的角度釋疑解惑。“哪天閑了,到我們社區來轉一轉,村民變市民,咱的工作方式也得跟著變。”身為班長的西寧城西區醫財東社區黨委書記宋江涌熱情相邀。師生們紛紛支招,儼然一次現場辦公會。
創新教法,學以致用。青海“村(社區)干部學歷素質提升工程”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施鄉村振興的工作需求,以干部“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為根本目標,積極探索小班教學、一對一輔導、現場觀摩、學員互動交流等教學模式,讓基層干部“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干得好”。
最近,班長宋江涌張羅著組織同學們互相“串門”、交流經驗,“平時大家忙於手頭事務、‘閉門造車’,如今‘大專班’為我們提供了絕佳的互動平台,比學歷更珍貴的是眼界!”
伴隨著基層干部學歷提升,青海還將進一步健全完善從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中考錄鄉鎮(街道)公務員和考核聘用鄉鎮(街道)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長效機制,打通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入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上升通道,使村(社區)干部成為有尊嚴、有盼頭、有競爭的職業,引導學歷高、素質好、業務強、靠得住的干部隊伍穩定在鄉村治理最前沿。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5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