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機(新中國的“第一”)

![]() |
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 |
大型客機被認為是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國家工業、科技水平的集中體現。2006年2月9日,國務院頒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大型飛機被確定為力爭取得突破的16個重大專項之一。
2008年5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實施國家大型飛機重大專項中大型客機項目的主體,在黃浦江畔成立。2009年1月,中國商飛正式發布首個單通道常規布局150座級大型客機機型代號“COMAC919”,簡稱“C919”。
10多年來,C919大型客機項目的實施對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帶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促進作用已經逐漸顯現。
親歷者說
蔡俊:C919飛機首飛機長、中國商飛公司民用飛機試飛中心主任飛行師
2019年10月24日,蔡俊駕駛著C919大型客機第五架試飛機完成首次飛行試驗。
目前已經投入試飛的5架C919飛機中,蔡俊作為機組成員參與了其中3架的首飛任務。他至今仍清楚記得2017年5月5日C919首架機首飛的整個過程。
“當我拉第一杆的時候,就覺得飛機跟我們平時訓練的工程模擬機非常接近。起飛3—5分鐘以后,我操縱著飛機做了幾個動作,感覺這個飛機能夠將飛行員的意志轉化為飛行狀態,讓飛行員像控制身體一樣自如操控。”
與航線飛行員不同,試飛員要駕駛著新型號飛機探索飛機的各項性能,用工程語言、實際飛出來的狀態和數據向飛機設計師描述飛機表現,同時還要從使用和安全的角度對飛機設計方案提出建議。
下午2點到3點19分,C919歷時1小時19分的首飛堪稱完美,全程無任何異常告警和故障,所有的試驗點一次性通過。
對於C919飛機來說,首飛僅僅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C919有6架飛機承擔試飛測試,不少是在特殊環境下進行,包括高溫、高濕熱、高原、高寒、大側風等。隻有經得起各類極端情況的考驗,C919才能確保是安全的。”
今年國慶當天,蔡俊作為C919團隊代表登上“創新驅動”彩車方陣,再一次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這份強大來之不易,是我們每一個人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為之奮斗得來的。”大飛機夢是大飛機人為之奮斗一生的夢想。蔡俊很慶幸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可以自由地為自己的夢想而拼搏。
知識鏈接
1970年8月,我國首架大型民用飛機的研制項目啟動。1980年9月,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首飛成功。
此后,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商用飛機被再次提上日程。2002年,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立項, 2016年6月28日,ARJ21終於走完了一款商用飛機研制、試驗、運營的全過程,正式投入航線運營。
參觀貼士
上海航空科普館,收藏了殲—8E、DC—8等10余架實物飛行器,同時內設10余台實驗裝置以及模擬飛行體驗區。每兩年,珠海舉辦的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是公眾了解航空業發展的另一個窗口。目前,該博覽會已成為集貿易性、專業性、觀賞性為一體的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航展之一。
版式設計:郭 祥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3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