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首次陸地國土基本地形圖全覆蓋(新中國的“第一”)

谷業凱  丁  劍
2019年11月23日04: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5萬地形圖是覆蓋全部國土范圍的精度最高的地形圖,是基礎性、戰略性信息資源。截至2006年,在我國南疆沙漠、青藏高原和橫斷山脈地區,尚有200多萬平方公裡國土沒有1︰5萬地形圖。

  2006年起,相關測繪部門歷時5年,累計投入7500人次,各類設備車輛6500余台,野外行程1800多萬公裡,順利完成6類共3.2萬余張測繪任務,首次實現陸地國土國家基本地形圖全覆蓋,為數字中國地理空間框架建設、經濟社會發展、國家地理信息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親歷者說                

  張繼賢:國家西部測圖工程總工程師、項目部主任

  飛雪域高原,越巍峨群山,蹚冰河沼澤,沐大漠狂沙,穿亂石崩雲……“經天緯地,開路先鋒”是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真實寫照。從國家發展規劃到具體工程建設,從環境保護到防災減災,都需要繪制精確的地理坐標。

  張繼賢介紹說,這次西部測圖中,測繪隊員們曾經歷過種種考驗:“死亡之海”羅布泊,夏季沙面溫度高達70—80攝氏度,走上10分鐘,鞋就會開膠﹔新疆鯨魚湖,一人多高的黑熊曾站在車前,與隊員對峙了十幾分鐘﹔橫斷山脈,部分山體崩裂,車輛行駛中還要不時躲避空中的飛石,車體傷痕累累……

  上世紀70年代,我國曾在西部組織1︰10萬地形圖測圖大會戰。

  負責安全生產的王英斌曾感慨:“這次,測區的艱苦和幾十年前是一樣的,自然誰也改變不了。”但是,依靠創新方法及科技,整個項目成功實現“零傷亡”。

  2008年8月,一個作業組在昆侖山迷失方向。盡管剛入8月,但昆侖山已開始下雪。危急之下,他們用海事電話及時向阿裡的臨時指揮部求助。臨時指揮部通過監控系統,准確掌握了作業隊員位置。在指揮部的指導下,迷失的作業組通過北斗手持機安全地找到了方向,避免了危險。

  創新是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最鮮明的稟賦。

  2014年,中國西部1︰5萬地形圖空白區測圖工程獲得世界地理空間信息杰出工程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5年,1︰5萬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庫實現全國1︰5萬地形圖的“一年一張新圖”。

  時至今日,一個數據獲取實時化、數據處理自動化、數據管理智能化、信息服務網絡化、信息應用社會化的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基本建立,我國測繪科技整體水平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參觀貼士                 

  若對測繪相關內容感興趣,可訪問自然資源部門戶網站中的“測繪”(http://www.mnr.gov.cn/zt/ch/)或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門戶網站(http://www.casm.ac.cn),了解更多信息。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3日 05 版)
(責編:牛鏞、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