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信訪督查組赴山西開展實地督查,促進地方舉一反三排查問題
信訪督查,推動解決長期積案(法治頭條)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完善信訪制度。這對做好新時代信訪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日前,記者隨中央信訪督查組赴山西省開展實地督查。通過實地調查核實,明確解決信訪問題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因案施策推動典型信訪問題妥善解決。同時,促進地方舉一反三排查問題、化解矛盾隱患,努力從源頭上做好信訪工作,依法及時就地解決群眾合理合法訴求。
開發商挪用資金,監管部門疏於防范,爛尾樓盤“交房難”
近年來,隨著各地建設步伐逐步加快,城鄉面貌快速改變的同時,也積累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房地產開發、征地補償安置等,成為信訪問題高發的領域之一。
“太原市恆實天和福地樓盤從2014年就已經售房了,按合同約定,應該在2017年12月、2018年6月和12月分批交房。可樓盤卻非正常停工兩年,直到現在都無法按期交房。”業主陳爽(化名)通過網上信訪,向國家信訪局反映訴求。
帶著這條線索,督查組與太原市相關部門座談,到該樓盤實地走訪調查,並向多名業主了解情況。經過多方了解,督查組發現問題並不簡單。
原來,該樓盤屬於太原市萬柏林區小井峪街道沙溝村城中村改造項目,由山西恆實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其中,該公司開發的005號地塊為商品住宅樓項目,即恆實天和福地樓盤項目,共建設9棟住宅樓,其中1201套住宅對外銷售,其余作為居民回遷樓。
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樓盤周邊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原本地處偏僻的樓盤逐漸繁華,區位優勢日漸凸顯,房產估值迅速增加。這讓業主和回遷戶都覺得“很值”,翹首以盼交房入住。
然而,樓盤建設卻突然遭遇重大變故:恆實公司將該樓盤項目的部分資金挪作他用,結果導致資金鏈斷裂,樓盤建設全線停工。目前,該樓盤隻有7棟住宅樓封頂,2棟蓋至25層未封頂,所有樓房均未達到交付使用標准。
督查組在調查中發現,恆實天和福地樓盤的問題十分典型。近年來,一些開發商到處承攬項目,但實力又不足,很容易產生違規銷售、挪用資金、資金鏈斷裂等問題,業主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部門在城建開發過程中,疏於風險防范和有效監管,沒能有效阻止問題的發生。
根據督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督查組提出的整改意見,太原市萬柏林區政府積極制定整改措施,成立專項工作組,對項目建設資金、收取購房款等情況摸底核查,並針對該項目設立資金監管賬戶,優先用於支付工程款,同時積極協調新的施工方入場承建。截至目前,新的承建商已入場動工。
一些部門單位互相推諉扯皮,房屋受損補償款遲遲拿不到
2016年改造完成的太原市臥虎山快速路,全長11.16公裡,南起澗河路,北端與陽興大道互通。快速路主線高架橋及下穿通道均為雙向六車道,地面段道路為雙向八到十車道,全程不設紅綠燈,極大地方便了當地市民的交通出行。
然而,就是這個改善民生的基建工程項目,也成了信訪督查的重點。這是為什麼?
原來,當初快速路在設計施工時,在尖草坪區陽曲村處設計為“十字交叉形”穿村而過,需要拆除村民宅基地和自建住房。考慮到拆遷難度等原因,當時隻完成了道路紅線內的村民房屋拆除。結果,400多戶距離施工工地較近、質量較差的村民自建房受施工時的震動影響,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損和裂縫。
快速路通車以來,對這些房屋受損的補償款一直沒有到位,村民們多次到有關部門反映,要求發放補償款。其中,農戶齊桂香(化名)之女通過網上信訪要求落實房屋受損補償。
“雖然辦的是民生實事,但在設計規劃和實際操作過程中,考慮不夠細致、准備不夠充分,遺留了風險隱患,導致村民合法利益受到損害。”督查組負責人表示。
督查組還了解到,對該事件的處理涉及市、區兩級政府,以及住建、財政等眾多政府部門和單位,一些部門、單位僅考慮自身職責范圍,互相推諉扯皮,未能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導致補償款遲遲未能發放到位,引發群眾不滿。
通過這次督查,相關部門立行立改,迅速對受損房屋摸底調查,同時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受損房屋維修補償費用,市、區兩級政府撥出專款發放給村民。
缺少溝通疏導,信訪群眾不知情,矛盾由小變大
督查組發現,很多情況復雜、矛盾沖突較大的信訪問題並非一天形成的,往往伴隨著矛盾由小到大、情況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歷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向群眾做好耐心細致、有針對性的溝通疏導工作,也沒有向群眾深入講解相關法律政策,信訪群眾不了解、不知情,久而久之,矛盾越發得不到有效化解。尤其是一些解決起來需要較長時間的信訪問題,這種現象更加突出。
在與恆實天和福地樓盤多名信訪人的溝通中,督查組發現,業主並不了解不能按期交房的具體原因,往往聽信小道消息、憑空猜測。權威部門的權威解釋缺位,讓業主們情緒越發焦慮,矛盾因此被激化。實際上,當相關部門已經制定解決方案后,不少業主仍不知情。一位工作人員坦言:“我們跟業主的溝通很困難,業主微信群我們都進不去。”
在臥虎山快速路引發的信訪問題中,也出現了類似情況。兩年多來,相關部門一直沒有及時向群眾宣講相關法律政策,也沒有將補償標准、補償款發放時間等關鍵信息公之於眾。一些村民因此心生疑慮,導致矛盾由小變大。
“解決信訪矛盾不能‘捂蓋子’,而要‘打開天窗說亮話’,還要向信訪群眾做好深入細致、有針對性的溝通疏導和宣傳解釋工作。”督查組負責人表示,相關部門應建立與信訪群眾定期溝通對話機制,及時了解群眾的思想動態,通報工作進展情況,消除群眾疑慮,更好地解開心結,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
督查組要求相關地方正視問題,勇於擔當,對訴求合理、長期沒有化解的信訪積案進行集中攻堅。要制定有針對性、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明確包案領導,壓實領導責任、責任主體責任和相關部門責任,明確各環節具體任務和要求,明確時間節點,全力以赴推進。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4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