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優進優出,拓展通道,產業外向——

安徽 隆起內陸開放新高地(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本報記者  朱思雄  喻思南  韓俊杰  孫  振 
2019年11月12日06:4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開放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近年來,內陸省份安徽積極利用開放機遇,通過大力促進內外聯動、推動大通道建設、協同推進新興產業集群集聚,不斷優化開放環境,拓展發展新空間,打造開放新高地。

說起開放,人們通常想到海。安徽沒有海,但當地干部說,安徽最大的潛力在開放,最廣的空間也在開放。

打開地圖,安徽沿江近海,居中靠東,承南接北,八百裡皖江穿流而過,又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交匯地帶,可謂“左右逢源”。

“3年多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弘揚改革創新、敢為人先的小崗精神,以改革破解難題、以開放闖出新路,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表示,安徽著力以改革破解內陸發展慣性與開放內在要求的矛盾,拓展發展新空間,構筑起競爭新優勢。

  觀念蛻變——

  從等人上門到搶抓機遇

奇瑞汽車走出去的開端,是一個近乎“天方夜譚”的故事。

2001年10月,在北京國際車展上,一款漂亮別致的新車引起敘利亞汽車商的注意。一打聽,方知是中國產的奇瑞汽車,產自安徽蕪湖。車展結束后,這位敘利亞的汽車商直奔蕪湖,希望在敘利亞經銷奇瑞汽車。

當時,奇瑞剛剛成立4年,自身產能還很小,又恰逢國內汽車市場需求量上升,連國內市場都應付不過來。正在上海開會的時任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經理尹同躍知道這個情況后,一開始婉拒了對方的要求。哪知,這位執著的敘利亞客商竟追到上海,和尹同躍在大街上談了10分鐘,達成合作意向。正是這10分鐘,為奇瑞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奇瑞添加的海外“朋友圈”第一位好友,可謂“無心插柳”。如今的奇瑞積極主動出擊,擁抱更為廣闊的世界:在海外建了10個生產基地,產品出口俄羅斯、烏克蘭、埃及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出口汽車超過150萬輛。

海螺的水泥和型材、新興鑄管的球墨鑄管……這些“蕪湖制造”也正源源不斷運往世界各地。

闊步走出去,源於安徽大力推進雙向互動、內外聯動,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理念。而今,搶抓“一帶一路”機遇,安徽全面融入、深度參與,積極出海。目前,800多家皖企在海外打拼,業務遍及“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優出”的同時也要“優進”,安徽堅持“兩條腿”走路。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包括大眾、霍尼韋爾、聯合利華等在內的87家境外世界500強公司,在皖投資設立163家企業。

與優質外資一並進來的還有“外腦”,它們助推安徽產業和企業打開視野,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6年前,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與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引進生產兩種型號技術先進、用途廣泛的輕型通用飛機,並共同研發新機型。6年后,公司完成蛻變,建成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通用飛機生產線,並帶動了蕪湖的通航產業從無到有。

“今年DA42單機型訂單年內預交付可達50架。”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總經理洪雨寧自豪地說。

如今,安徽利用外資水平實現大跨越,引資領域從輕紡、化工擴展到電子、汽車等工業,以及商業、教科文等服務業。數據是最好的証明——單說實際使用外資,安徽從2015年的136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170億美元,年均增長7.7%。

  通道意識——

  補齊短板點燃強勁引擎

輾轉多地后,上海同華國際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袁巍峰決定將廠房落戶安徽馬鞍山鄭蒲港新區,“我們公司從事肉類食品加工批發,有了開放口岸,境外進口的肉類食品不用再經過其他港口轉運﹔位於鄭蒲港新區的馬鞍山綜合保稅區,貨物入區還能享受保稅等優惠。”

位於長江馬鞍山段左岸的鄭蒲港區碼頭,擁有9.5公裡的深水岸線,是安徽江北唯一的萬噸級深水港口資源。

“安徽構建承東啟西的產業、基礎設施和要素市場樞紐,必須抓好大通道大平台大通關建設。”安徽省商務廳廳長張箭表示,要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努力將安徽沿江“交通網”轉化為沿江產業“開放網”。

在向“海”求變意識驅動下,7年前,鄭蒲港區碼頭打下第一根樁,八百裡皖江最大等級碼頭開工興建﹔7年后,碼頭打通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甚至有直達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的國際航線。如今,安徽建成了馬鞍山港、蕪湖港、銅陵港、安慶港、池州港5個水運一類口岸,安徽在通江達海上的短板正逐漸補齊。

激活一條江,帶動一座城。鄭蒲港像一個強勁引擎,把“一片荒野”點化成“一塊金磚”:依托港口岸線資源,馬鞍山吸引了瑞聲科技、桑尼光電等一批高科技企業入駐﹔南京大學等也紛紛前來設立科技研發中心、技術和產業創新中心。

2018年7月,馬鞍山綜合保稅區獲得海關總署復函,從此,這座城市對外開放的大門愈加開闊。越來越多的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綠色食品和港口物流項目落戶馬鞍山。這座資源型城市走上轉型升級的開闊道路。

在今年4月揭曉的“2018魅力中國——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中,合肥連續第二年奪得榜單第三,僅次於上海、北京。合肥良好口碑的背后是立足長三角,全面融入全球開放體系的生動實踐。2016年12月,合肥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通過驗收並對外開放,成為國內除長江干流之外內河上為數不多的對外開放水運口岸﹔3年前,合肥北站貨運中心迎來了中歐(漢堡—合肥)首趟回程班列。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已經開行中歐班列310列,初步實現了與中亞、中歐沿線國家貿易的互聯互通。

  產業眼光——

  集聚高端外向型產業集群

在聯寶(合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產業基地,流水線整齊劃一,車間一塵不染,上百道工序幾乎都由自動化設備完成,鮮見工人身影。這裡是聯想在全球最大的PC研發和制造基地,在生產高峰期,平均不到1秒就有一台筆記本電腦下線,產品遠銷全球126個國家和地區。

2011年落戶合肥的聯寶科技像一塊磁鐵,40余家配套企業緊跟它的步伐相繼落戶合肥。

日前,京東方合肥10.5代TFT—LCD生產線實現滿產,月投入玻璃基板達到120萬片,在65英寸、75英寸市場的全球出貨量排名居首。與京東方合肥廠區一條連廊相通的,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產玻璃基板的外資公司。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配套,合肥新型顯示產業基地已集聚企業80家,一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正在崛起。

高水平、高層次的開放合作,靠的正是高端的外向型產業集群。2018年5月,安徽傾力辦好首屆世界制造業大會。這一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制造業盛會,成為新時代安徽對外開放合作的耀眼名片。不久前落幕的2019年世界制造業大會捷報連連:大會集中簽約項目638個、投資總額達7351億元﹔安徽迄今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合肥長鑫集成電路產業基地簽約,投資總額達2200億元……

近年來,安徽協同推進新興產業集群集聚,構建“芯屏器合”(芯片、顯示屏、裝備制造及機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業融合)體系,積極發展24個重大新興產業基地,培育形成電子信息、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五大新興產業,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達5400多家。

為進一步優化開放環境,2017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開放發展的目標、方向和路徑。開放領域“放管服”改革也在深入推進。安徽全面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和通關一體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加快形成。

高質量產業做后盾,2018年“皖貨出海”實現歷史性跨越,進出口總額突破600億美元,筆記本電腦、光伏組件等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成為出口“主角”,“安徽制造”正行銷全球。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12日 07 版)

(責編: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