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河南駐馬店實行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

托養一人 幫扶一家(改革落實在基層)

本報記者  畢京津
2019年10月19日06: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站在記者面前的信婭娟,圓圓的臉上帶著微笑,馬尾整齊,衣服干淨,身姿挺拔。點開她的朋友圈,一張張照片都是潔白的婚紗、幸福的笑容和英俊的愛人。她剛剛舉行了婚禮。

  誰能想到,兩年前她還站不起來,離不開輪椅。

  信婭娟家住河南省駐馬店市經濟開發區。10年前,她剛從警校畢業,就突發嚴重類風濕,身上多處關節受損,失去生活能力。年紀輕輕本該回報父母的她,成了家庭的沉重負擔。家裡陷入貧困和絕望,父母終日以淚洗面。看著曾經的同學陸陸續續穿上漂亮的警服,走上工作崗位,她失落、流淚,甚至想要放棄生命。

  重度殘疾人貧困家庭,是脫貧攻堅中難啃的一塊“硬骨頭”。醫護支出大、家人受拖累,往往導致“照看一個、拖累一群、致貧一家”的狀況,脫貧十分艱難。

  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三次會議。會議強調,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具有積極意義。要重點在簽約服務方式、內容、收付費、考核、激勵機制、技術支撐等方面實現突破,優先覆蓋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結核病等慢性傳染病患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孕產婦、兒童、殘疾人等重點人群。2017年,駐馬店市創新實施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模式。由政府出資,依托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閑置病房建立托養中心,實行醫養結合,對重度殘疾人進行免費醫護,解除家屬的后顧之憂﹔同時,按照一名護工照看兩名重度殘疾人的標准選聘護工,護工全部來自於貧困戶或重殘者的家屬。家屬既可以直接照顧親人,又可以發揮余力照顧其他殘疾人,獲得每月2000元的收入。

  信婭娟較早入住駐馬店市經濟開發區集中托養中心,在這裡得到了良好照顧。兩年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使她逐漸恢復了健康,慢慢站了起來,笑了起來,生活甜了起來。現在,她自願留在這裡作護工,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上蔡縣大路李鄉栗庄村53歲的農戶黃翠英,長期照顧因車禍失能的丈夫。兒子上大學后,因家庭經濟壓力巨大,多次想放棄學業。后來托養中心建成,黃翠英的丈夫入住,她也被選聘為護工。黃翠英對記者說:“是黨和政府給了俺家新生活。在家時候,給他翻個身都難,這裡用多功能護理床,按一下就行。吃住都不要錢,我每個月還能有工資。要不是有這樣的好政策,俺的日子都不知道咋過,現在又有盼頭了……”兒子看到這一切后也動情地說:“我一定要好好讀書,將來更好回報社會。”

  貧困家庭重度殘疾人集中托養減輕了家庭負擔,提升了重度殘疾人的醫護水平,實現了“托養一人,幫扶一家,脫貧一戶,溫暖一方”。駐馬店市探索實行這項改革,讓貧困群眾、社會各界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責任擔當和關懷關愛,增強了獲得感、幸福感。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9日 04 版)
(責編:李楓、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