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孫競)今天下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活動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二層新聞發布廳舉辦第二場專題集體採訪活動。廣場專家組組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馬賽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今年在天安門廣場上設立的兩個“紅飄帶”大型景觀雕塑,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的考慮:
一是從慶典活動的敘事性考慮。天安門廣場南端是人民英雄紀念碑,北端是長安街,這次游行是沿著長安街,按照時間順序來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革。在這裡“紅飄帶”從南端到北端的延伸,寓意就是紅色基因連接歷史、現實和未來,也象征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輝歷程。
二是從廣場場地氣氛的角度考慮。天安門廣場非常大,兩側沒有邊界。在國慶60年的時候,有56個民族柱,一方面增加了儀式感,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廣場的邊界,能夠更好地聚攏人氣。這次在參考以往活動中一些優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這樣的優勢。通過“紅飄帶”聚合的方式,能夠讓廣場中間成為更好的舞台。另外,廣場的兩側配合“紅飄帶”有70個紅燈籠,更好地呼應這次慶典活動。天安門廣場是一個方形的廣場,“紅飄帶”呈空間曲面形式,座落在廣場兩側綠地中,它能夠在廣場原有庄嚴肅穆的基礎上,增加靈動歡樂的氣氛。
三是從閱兵、彩車、游行之間互動的角度去考慮。在面向城樓的方向、在面向廣場的方向,以及國家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北側路口,一共設立了6塊大屏幕,這個屏幕和游行產生多屏互動關系,它能夠針對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彩車,呈現不同的畫面,補充歷史影像資料,同時也能夠呈現當時廣場盛典的實況,為廣場群眾的觀禮提供更好的服務,激發現場的熱烈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