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塔吊師傅把相機帶上雲端,記錄二十年來——
浦東 不斷拔節生長(中國夢·家國情)

![]() |
攝於上海中心大廈,晚霞中的黃浦江畔。 |
![]() |
從高空吊車拍攝的晨曦中的東方明珠塔。 |
![]() |
正在拍攝的魏根生。 |
我們即將迎來新中國七十華誕。70年來,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發展奇跡,實踐充分証明,中國人民是有深厚家國情懷的人民,中國人民是有偉大創造力的人民。
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今起,本版刊登“中國夢·家國情”系列報道,展現各行各業、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艱苦奮斗、開拓前進的故事,聆聽他們對祖國母親的贊美和祝福。
——編 者
1998年8月5日,浦東,上海建工集團塔吊師傅魏根生第一次在高空按下快門,記錄下東方明珠塔“孤單”的身影,468米的高度,在當時的黃浦江畔一枝獨秀。
此后20年間,K11大廈278米、百聯世貿大樓333米、金茂大廈420.5米、環球金融中心492米、上海中心大廈632米……不斷刷新的高度,見証著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
上海以平均每兩年一座大橋的速度,相繼建造了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奉浦大橋、徐浦大橋。如今,20余座隧橋貫通浦東浦西。浦東,也從上海人眼中的“鄉下”,成長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排頭兵。
20年間,塔吊工小魏變成了退休的老魏。這位攝影愛好者手中的鏡頭,始終見証著浦東開放開發的歷史點滴。
拔地而起的座座高樓,不斷延伸著浦東的天際線,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在訴說著改革的故事。
制圖:蔡華偉 沈亦伶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不斷刷新著城市高度,幾十年了,我參與並見証了國家改革發展建設的偉大歷程。
雖然現在退休了,我還是會在澄澈干淨的“水晶天”來到上海中心大廈拍攝浦東美景,這是我曾經奮斗過的地方。我經常把最新拍到的照片在朋友圈分享,讓親朋好友看到偉大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
——魏根生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0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