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就錦繡江蘇 書寫詩意家園

![]() |
|
這裡有太湖的波光帆影,有古鎮的粉牆黛瓦,有鄉村的小橋流水,有雨巷的紙傘杏花……
江蘇之美,卻不僅在水鄉之韻,更在多年來的生態保護、環境再造、人居改善。
江南江北,風景如畫,詩意家園。
鹽城黃海濕地,連綿的灘涂,是麋鹿的故鄉、鳥類的天堂、丹頂鶴重要的越冬地。江蘇在這裡建設了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多年保護之功,今年7月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作為東部發達地區,江蘇自覺補齊生態短板,近年來持續開展“263”生態環境專項整治等工作,關停大量環保不達標企業,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
徐州賈汪區潘安湖,曾經的採煤塌陷區,如今已是碧波蕩漾、蘆葦叢生、水鳥翔集。正是炎熱季節,風卻涼爽,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荷香。130多年的煤炭開採,給徐州留下35萬畝採煤塌陷區、550萬平方米棚戶區。如今,潘安湖、九龍湖、九裡湖……經過多年艱苦治理,徐州採煤塌陷區上新增出近百個湖泊、濕地和景觀區,曾經的“地球傷疤”變身為“綠色珍珠”。
南京沿江,曾經被棚戶、工廠、垃圾堆放場蠶食得支離破碎,如今已貫通成綿延數十公裡的濱江風光帶,站在岸邊可覽大江浩蕩奔流﹔無錫陽山,一片桃花盛開的田野,按照“山環水繞桃花源”的藍圖,正在堅定推進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宿遷農村,農民正從30多年的破舊磚瓦房搬進干淨敞亮的新居,江蘇啟動的農村住房改善工程,改善的不只是住房,村庄也正向新型社區轉型……
水鄉豈止在江南,“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徐州,早已被人稱為“蘇北江南”。發力“環境美”,江蘇處處都將是美麗宜居的家園!
(申 琳)
圖片說明:
圖①:揚州淥洋湖濕地公園內,游客游覽“水上森林”。
孟德龍攝
圖②:南通如皋水繪園。
資料圖片
圖③:南京濱江風光帶上放風箏的孩子們。
資料圖片
圖④:鹽城中華麋鹿園。
劉 杰攝
圖⑤:太湖俯瞰。
資料圖片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29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