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走長征路 逐夢向前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
|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6月11日至8月18日,中央宣傳部組織開展了“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採訪活動。本報多路記者追隨當年紅軍步伐,深入實地採訪,在艱難跋涉中用情講好長征故事、用心凝聚長征力量、用力踐行長征精神。
主題採訪活動已經結束,記者們表示,今后將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匯聚不竭的力量源泉
本報記者 李茂穎
“金沙江流水響叮當,我們紅軍要過江,不怕山高路又長……”離紅軍長征經過雲南已經過去80多年,而紅色的歌謠依然在當地傳唱不息。或高山或峽谷,走在紅軍當年征戰的艱險路途上,讓人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山高水長。
連日降雨,沿途多有塌方,輾轉採訪目的地,常常耗時半日之久。依靠現代交通工具尚且如此費力,很難想象當年紅軍憑著腳力翻越崇山峻嶺,需要付出多麼艱苦卓絕的體力和毅力。
這一次重新深入長征沿途各地,不僅挖掘出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也讓我更深刻地領悟到長征精神的內涵。站在皎平渡口,感受江水奔騰不息的偉力,80多年前“巧渡金沙江”的歷史畫面仿若就在眼前,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胸中翻涌澎湃。紅軍長征經過的地區,過去大都閉塞貧困,如今在黨的領導和當地群眾團結奮斗下,這些地區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也是長征精神薪火相傳的最佳印証。
參與到重走長征路的報道,再寫紅色傳奇,感悟力量之源,是我們重溫初心、感悟初心的最好體驗,也是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一次生動實踐。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就是要通過不斷增強“四力”,用好手中的筆,講好新時代長征的故事,凝聚起奮斗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
本報記者 石 羚
重走長征路,是為了還原歷史,更是為了從歷史中汲取偉大精神力量。
要感動讀者,首先要感動自己。在桂北老山界,我們走了3個小時的山路,僅僅是路窄地滑、冒雨涉水,已讓不少同行狼狽不堪。相比紅軍戰士徹夜行軍、肩扛輜重爬山的艱險,這又算得了什麼?用腳步丈量歷史,用真心理解英雄,文章才不會空洞。
講好長征故事,離不開歷史的“大敘事”、細節的“微表達”、事件的“深邏輯”。不了解重大事件的來龍去脈,就容易把長征故事寫成架空歷史的寓言。但除了艱苦的跋涉、激烈的戰斗、偉大的會議外,長征途中也有過年的喜慶、行軍的歡快和體育比賽的酣暢。細節,為歷史的骨架增添血肉。面對“人往往會趨利避害,但為什麼紅軍舍生忘死”“革命前途未卜,戰士為什麼‘跟黨走’”等問題,“理想信念”固然是最重要的答案,但隻有從陳樹湘等鐵血將領或者一個普通戰士的故事出發,講清楚理想信念從何而來、何以堅定,才能讓長征精神深入時下讀者的心田。
長征,記錄著共產黨人的初心。有同事感慨:長征沿途的很多鄉鎮,今后未必有機會再去,但長征這本大書,我們還需終身閱讀。
走好黨報人的長征路
本報記者 王錦濤
“走過臘子口,像過老虎口。”太陽大、雲彩少,紫外線極強,刺的人眼睛生疼。站在小木橋上,腳下是臘子河,頭頂是一線天。隘口寬不過10米,而彈坑密布的絕壁,卻高過百米,刀劈斧削般險峻,望之令人生畏。
八十多載光陰,彈指而逝。遙想紅軍當年,在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竟隻用十多個小時,就拿下臘子口天險,撕開了一道天崩地裂的口子。“這多虧了小紅軍‘雲貴川’。”當地紅軍后人和黨史專家這樣說,“雲貴川”本是飛奪瀘定橋的22勇士之一,此役,他帶著繩索攀上絕壁,隨后戰友們順著長繩一個個攀了上去。
“隻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沿著紅軍當年征戰的路線,行走隴原大地,硝煙滾滾的奔騰歲月中,那些閃耀著光輝的人和事,扑面而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連日採訪,震撼人心。當真正走上長征路,觸摸長征精神,才深切地感受到,長征就像一座燈塔,為我們帶來堅持的勇氣,照亮前行的道路,滌蕩我們的靈魂,豐滿我們的心靈。無論歲月怎樣變遷,我相信,長征精神非但不會褪色,而且將歷久彌新,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一名黨報記者,我要將長征精神轉換為黨報人的前進動力。俯下身、沉下心,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讓筆端表達價值,讓文字承載思想。我也相信,隻有走好黨報人的“長征路”,才能找到我們的精神歸宿和初心原點:為黨立言,新聞報國。
長征路 走不夠
本報記者 黃 嫻
行走山間,豆大的雨點和暴晒的烈日交替出現,每一寸皮膚都在感受燒灼和浸泡的連續轟炸﹔蜿蜒的山路和湍急的河流並行向前,大巴車不時急轉彎和急剎車……
我參加了此次主題採訪活動貴州段的行程,7天的採訪行程,於那“史詩般的遠征”而言,困難與艱險不值一提。但正是這7天的實地探訪,讓我重溫歷史,深受洗禮。
黎平縣少寨村民吳錫焰,從小就聽父輩講紅軍的故事。每年雨季,他和家人都會與其他村民一道,出工出力翻修紅軍橋,數十年來不曾間斷。問他紅軍給當地留下了什麼?“當年紅軍承諾:如果革命取得勝利,我們要讓大家都過上好日子。如今,全村人都過上了好日子。”他說。
一個承諾、一片深情、一份延續永久的傳承。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路採訪,一路感動,有時不得不停下筆,擦拭涌上來的淚水。
職業的優勢總能讓記者在第一現場觸摸時代變遷。“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習水縣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張箭宇的話讓我找到了此行的意義。
對我來說,再走長征路,既是新聞人踐行“四力”的課堂,更是生動難忘的初心教育。
革命理想高於天
本報記者 史鵬飛
在參加此次主題採訪活動之前,我心中一直有一個謎團:面對幾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紅軍何以多次絕處逢生、取得最后的勝利?經過實地調研採訪,我終於明白,除了堅持黨的正確領導,紅軍最有力的武器不是槍炮,而是團結。
在雲南麗江石鼓鎮,我們沿金沙江逆流而上,跨過“萬裡長江第一灣”,沿途連續走訪木取獨、格子、士可、巨甸4個渡口,得知當年群眾將自家門板拆下扎筏助紅軍渡江。
革命理想高於天,團結偉力大於槍。兩萬五千裡長征路,敵人越是將圍困的“緊箍咒”念得緊,紅軍就越是將團結的“同心圓”畫得大。毛澤東與回族阿訇秉燭長談,劉伯承與小葉丹“彝海結盟”,賀龍親往藏區鬆贊林寺拜謁“八大老僧”……紅軍戰士爬雪山、過草地,即便在最困難、最艱苦的情況下,也嚴格遵守黨的群眾政策、民族和宗教政策。所以每每在國民黨部隊肆意抹黑、恃武逞強、步步緊逼時,紅軍將士總能通過團結群眾以弱勝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經過此次主題採訪活動的洗禮,我將時刻牢記黨的教誨,不忘初心,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印象最深的三個數字
本報記者 陳振凱
7月25日至31日,我參加了“記者再走長征路”四川段的採訪活動。一路上,體驗爬雪山、過草地,訪問了多位紅軍后人和黨史研究人員。印象最深的是三個數字:1.7公裡、12名和35歲。
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叫夢筆山,如今這裡開辟了一條“雪山紅路”,成為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體驗教學點。途中我出現輕微高原反應,落在隊伍最后,一步一挪,邊走邊休息。到達海拔4100多米的埡口后得知,我們所爬的這段山路僅有1.7公裡,隻及紅軍長征路程的萬分之一二。
亞口夏雪山上,我得知海拔4400多米的“中國工農紅軍烈士之墓”裡,長眠著一個建制班的12名戰士。他們集體犧牲在這漫漫征途之中,直到1952年遺骨才被發現。長征平均每走一公裡,就有三四名紅軍將士犧牲。
在沙窩會議舊址,我看到一組照片。其中張聞天的一張照片上標注著“35歲”,這正是我現在的年齡,心中頓時感到莫名的震撼。
1.7公裡雪山路告訴我們,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
版式設計:張芳曼
圖片說明:
圖①:“革命先輩們在絕境中抱定信仰艱苦奮斗的精神,歷經80余年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記者程遠州(右)在湖北鄖西縣採訪紅軍戰士的后人。
楊洪霞攝
圖②:“紅軍走過的地方,當年是何等貧瘠。如今再訪故地,隻見綠水青山、百姓安居。歷盡艱辛,方成偉業,長征精神,代代永銘。”
記者步超走在寧夏六盤山的紅軍小道上。
本報記者 王 洲攝
圖③:“編輯記者要進一步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用好筆端、鏡頭、話筒,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迸發出激蕩人心的強大力量。”
記者吳姍(左)在貴州黎平縣少寨採訪當地村民。
本報記者 周小苑攝
圖④:“從地圖上蜿蜒的線,到腳下堅實的路,長征走進了視野,也嵌入了心靈的原野。腳下的泥土就是勛章,雄健的筆力才是勝利。”
記者盛玉雷(右)在江西於都縣採訪。
本報記者 馬蘇薇攝
圖⑤:“‘堅持向前走,不能掉隊。’這是一位老紅軍經常提及的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靠的就是這種堅持向前的精神和信念。”
記者龔仕建(右)在陝西延安八一敬老院採訪。
吳 超攝
圖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們隻有加倍努力接續奮斗,才可告慰那些給我們創造幸福的人們。”
記者王明峰(右)在四川安順場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渡口旁採訪。
趙祖樂攝
圖⑦:“紅軍的背影,從未在老百姓心中走遠﹔長征精神,將永遠砥礪后人前行。再走長征路,對每一位媒體人,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記者崔佳行走在重慶綦江區石壕鎮的採訪路上。
劉政寧攝
圖⑧:“追尋那段血與火的歲月,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重要的是傳承長征精神,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新長征路。”
記者范昊天(右)在湖北紅安縣採訪當地黨史專家。
本報記者 錢一彬攝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23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