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漫卷西風

六盤山橫貫陝甘寧,曲折險狹,也是中央紅軍長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毛澤東同志在飽覽六盤逶迤雄姿時,吟誦了一首《長征謠》,此后修改成《清平樂·六盤山》。詞中句“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不到長城非好漢”,讓紅軍之氣概、革命之豪情躍然而出。
每一次勝利都要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長征途中,中央紅軍欲北上陝甘根據地,不僅要翻越六盤山,而且要應對四方之敵。1935年10月5日,紅軍來到寧夏西吉境內,而后歷時五天四夜,翻山越嶺,多次擊退敵人,鞏固民族團結,為此后的勝利會師做了充分准備、創造了有利條件。
紅軍長征,征服一切困難而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模范執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真誠的愛民行動,被當地群眾盛贊為“仁義之師”,“回漢兄弟親如一家”傳頌至今﹔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取得青石嘴殲滅戰的勝利……無論是翻越高山險阻、執行民族政策還是展開軍事斗爭,紅軍將士們無不是在困難面前勇於昂起頭,以不服輸的勁頭、不后退的勢頭,匯成一股勢不可當的鐵流。
長征是一部意志、勇氣和力量的偉大史詩,歷經千難萬險,紅軍三大主力最終於1936年10月22日在將台堡勝利會師。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周圍,紅旗迎風招展。當長征凝聚起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必定激勵著人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用實際行動續寫民族復興的新輝煌。
“歷史是不斷向前的,要達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著我們確定的道路不斷前進。”長征走過的道路,翻越了千山萬水﹔如今,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更需要“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精神力量。在寧夏這片“塞上江南”的沃土上,實施創新驅動、脫貧富民、生態立區,一幅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畫卷徐徐展開。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建設美麗新寧夏,方能助力共圓偉大中國夢。
1935年,紅軍途經寧夏西吉縣興隆鎮時,教老百姓用馬鈴薯制作粉條,流傳下“紅軍粉”。現在,當地的“紅軍粉”已經發展成產業,王河村各處都挂滿了粉條,這條獨特“風景線”讓老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繼承前人的事業,進行今天的奮斗,我們一定能開辟明天的道路,讓長城內外“山河入畫水雲間”。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6日 1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