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南北一家親

![]()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駐巴楚縣阿克薩克馬熱勒鄉陳老七村“訪惠聚”工作隊為該村小學捐贈300多冊各類兒童讀物,豐富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圖為陳老七村的孩子們在閱讀兒童讀物。 |
![]() |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二道橋片區管委會福壽巷社區民族團結大院的居民在一起納涼、下象棋。 |
![]() |
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和平路片區管委會三山社區居民吾斯滿(左三)邀請鄰居到家中做客。 |
![]() |
新疆獨庫公路。 |
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重在交心,要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近年來,新疆通過一系列促進民族團結的生動實踐,讓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密切,讓心和心貼得更近、情和情交得更深,繪就了天山南北一家親的動人畫卷。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本報記者 楊明方 阿爾達克
百萬干部與各族群眾結對認親
“奶奶,這是給您准備的藥,您要按時吃。”阿勒泰地區銀監分局干部宋彩鳳要離開村子回單位了,卻放心不下結對“親戚”比婭孜·海依沙爾老人,一再囑咐她要注意身體。2018年,在“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中,宋彩鳳與94歲的比婭孜·海依沙爾結為了“親戚”。“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工作再繁忙,宋彩鳳也時刻惦記著老人。
在天山南北,這樣的溫馨場面隨處可見。
7月底,自治區國資委機關干部丁永勝又去和田地區於田縣庫塔孜艾日克村看“弟弟”了。為了幫阿布都卡地·吐送江一家脫貧,丁永勝沒少忙活。去年6月,丁永勝自掏腰包幫阿布都卡地·吐送江租了一個大棚,讓他種植蔬菜,還給他擔保,貸款買了兩頭牛發展家庭養殖。“我們一家人的生活大變樣,多虧了我的‘哥哥’。”阿布都卡地·吐送江說。
自2016年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以來,新疆先后有112萬干部職工與169萬戶各族基層群眾結對認親。
各族群眾結對幫扶守望相助
“種菜,他最拿手!”尉犁縣興平鄉達西村村民司地克·阿衣甫一邊往營養皿中放甜瓜種子,一邊夸著給自己幫忙的“親戚”林國發。一年前,司地克·阿衣甫家蓋了新房,准備入住時,他卻看著門前的空地犯起了難:想種菜,沒技術。林國發趕來手把手幫他搭起大棚。靠著這個大棚,今年,司地克·阿衣甫淨賺了2.2萬元。
達西村在全疆率先開展民族團結結對認親活動,目前全村150多戶漢族群眾與400余戶維吾爾族群眾結成“親戚”318對。“有馕掰開一起吃。我們達西村人要做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村黨支部書記沙吾爾·芒力克說。
在阿克蘇市王三街,有一家名為“一家親”的餐廳,這是當地7個民族的91家商戶每戶出資1萬元聯合開辦的。餐廳盈利的一部分用於幫助當地各族困難群眾。在塔城市哈爾墩社區,住著維吾爾族、漢族、回族、壯族、哈薩克族等多個民族。幾十年來,不同民族的村民之間守望相助,結下了深厚情誼。
民族團結紐帶連接疆內外
“姐姐,我終於又見到你了!”來自新疆哈密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600名青少年,跨越2000多公裡,來到河南參加2019年豫哈青少年夏令營。到達后,12歲的維吾爾族女孩樂孜娜·艾力卡木江激動地抱著前來迎接自己的河南小伙伴。
“豫哈青少年夏令營活動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援疆青少年交流活動。在這個夏令營中,哈密青少年和河南各族青少年玩在一起、學在一起、交流在一起,這將極大增進各族青少年之間的感情。”哈密團市委書記趙麗說。
“我很幸運能遇見我的尹‘爸爸’。因為他,我重新感受到了父愛。”吐魯番鄯善縣15歲的維吾爾族姑娘祖白旦·依買爾在寫給湖南衡陽市第八批援疆工作隊隊長尹立鑫的信中說。
援疆期間,尹立鑫一直在幫助這個缺少父愛的孩子,直到他們一家的生活徹底好起來。他的妻子羅曉禮每次來到鄯善縣,安頓下來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這個“女兒”。“從前覺得新疆遠,現在我們在新疆有‘親人’,距離一下子拉近了。”羅曉禮說。
新疆廣泛開展“訪惠聚”駐村工作
工作隊帶來了新生活
本報記者 韓立群
陳老七村的慶“七一”主題黨日活動庄嚴隆重。艾比布拉·阿不力孜和艾買爾·阿不都瓦依提這兩名優秀年輕人成為光榮的預備黨員,努熱合買提·阿不來提等4名預備黨員按期轉正。
發言時,老黨員賽來·熱合曼激動地說:“這三年,村裡變化真大!村兩委班子有威信了,村民富了,村子漂亮了。我們要感謝駐村工作隊,是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新生活。”
2017年,根據自治區黨委統一安排,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簡稱“訪惠聚”)駐村工作隊來到巴楚縣阿克薩克馬熱勒鄉陳老七村。
“當時這是個落后村。環境臟、亂、差,兩委班子軟弱渙散。全村295戶村民中,低保戶有168戶。”工作隊隊長、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宋秀紅說。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帶。配齊配強村兩委班子是工作隊抓的第一件事。調整政治強、素質高的人進入村“兩委”班子。同時,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26起,退賠各類款項近7萬元。村民們拍手稱快。
村民賽買提·亞森和父母一起住。左右各一間60平方米的磚混結構新房,生活區、種植區、養殖區分布有序。
“我們是去年搬進來的。工作隊幫我們設計了院子,有葡萄架、果園、蔬菜大棚、羊圈、雞舍,實用、干淨又漂亮。光是庭院經濟,現在一年就可以掙1萬多元。”賽買提·亞森笑著說。
艾買爾·阿布都瓦依提告訴記者:“駐村工作隊請來了新疆農科院、林科院專家,還有周邊的‘田’能手、‘果’專家、‘羊’把式,現在種地科學多了,不像以前那樣自己悶頭干。”
昌吉市積極開展公益活動
讓志願服務貼近民心
本報記者 阿爾達克
“有困難,找‘薇薇’!”在新疆昌吉市綠洲路街道,“薇薇”名氣不小。
“‘薇薇’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綠洲路街道庭州社區黨總支書記劉曉麗介紹,“薇薇”是“薇薇義工”的簡稱,取“微”的諧音,意在從細微之處解決問題。
劉曉麗說,“薇薇義工”組建於2014年5月。近年來,社區努力打造“薇薇義工”志願者服務品牌,讓志願服務貼近民心,在社區落地生根。目前已組建8支志願者服務隊,招募志願者434人。
說起“薇薇”,市民冶文奎贊不絕口。去年冬天某日凌晨,他家水管爆裂,子女在外地,家政公司電話打不通。情急之中,他撥通了“薇薇義工”服務電話。15分鐘后,維修組義工宰朝陽和另一名隊員火速趕來,十多分鐘將水管裂口處堵上了。“修完之后,他們渾身是汗,我是又感動又心疼。”冶文奎說,如果那天沒有他們,后果真不知會怎麼樣。
據了解,近年來綠洲路街道還打造了“兒童之家”“太陽花”等特色志願服務品牌,將關心老年人、引領青少年成長、關愛留守兒童等作為志願服務重點,深入推進志願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
“綠洲路街道的‘薇薇’,是昌吉市全民參與公益活動的一個縮影。”昌吉市外宣辦主任馬月說,昌吉市從2014年4月起,將每月的20日定為昌吉市“全民公益日”,目前已經形成了全社會廣泛參與公益活動的良好局面。
阜康市開展“村民說事日”活動
事事有答復 件件要解決
本報記者 李亞楠
“夏天,住在平房的老百姓會在自家的菜園子裡種一些蔬菜,希望村裡考慮建造引水渠,方便灌溉。”
“村上有個別農戶搞庭院養殖,雖說養得不多,但有時雞呀、羊呀跑出來,遍地糞便,影響環境衛生。”
……
每月15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城關鎮西樹窩子村的“村民說事廳”裡都熱熱鬧鬧,你一言我一語,將生產生活中想到的問題、訴求一股腦兒地說了出來。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村民說事”關鍵在“辦”。
“早上我在‘村民說事廳’裡反映水管破裂的問題,會后村裡立即組織人員搶修,下午3點就把水管子徹底修好了,我的農家樂能夠正常營業了。”該村經營農家樂的村民張紅說。
像這樣的“村民說事廳”,阜康市7個鄉鎮61個行政村村村都有,每月15日固定為“村民說事日”,村第一書記、村兩委成員、駐村干部集中接待,征求村民的意見建議。
阜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廷說,阜康市“村民說事日”專項活動開展以來,共解決影響村民正常生產生活的困難訴求533件,群眾滿意度達98%。
事情辦完了還不算,還要群眾評議來打分,滿意率達不到90%的或承諾事項沒有按時完成的,村第一書記要給予合理解釋、作出說明,責成具體領事的干部限期整改。據介紹,每個村聘請3名以上村民代表擔任督查員,全程參與“村民說事”,定期檢查“說事”工作落實情況。
版式設計:蔡華偉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16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