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草原我的家
2019年08月06日05: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地處祖國北疆的內蒙古自治區,幅員遼闊,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也是沙化土地集中、沙害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的省區之一。
深入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一系列重大生態修復工程,落實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輪牧等制度……新中國成立70年來,內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實現“沙進人退”向“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截至2018年底,全區森林覆蓋率達22.10%,草原植被平均蓋度達44%,自然生態狀況明顯好轉。
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責任和潛力。內蒙古自治區將繼續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自覺扛起建設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的重大責任,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幸福。
(張 棖)
圖片說明:
圖①:阿爾山雪景。
人民視覺
圖②:鄂溫克旗輝河濕地保護區。
吳文杰攝(人民視覺)
圖③:草原套馬。
資料圖片
圖④:鄂爾多斯穿沙公路兩旁搭建沙障。
資料圖片
圖⑤:大興安嶺秋色。
人民視覺
圖⑥:少年兒童在庫布其沙漠植樹。
本報記者 吳 勇攝
圖⑦:杭錦旗獨貴塔拉鎮,工人在給樟子鬆澆水。
新華社記者 彭 源攝
圖⑧:庫布其沙漠中的生態修復景觀。
新華社記者 彭 源攝
圖⑨:呼倫貝爾草原夏日景色。
吳文杰攝(人民視覺)
版式設計:郭 祥
《 人民日報 》( 2019年08月06日 14 版)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