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唯考分、不唯資歷、不唯年齡,山西翼城縣全方位考察選用年輕干部
打破隱性台階 讓有為者有位(落實在基層)

核心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要把關心年輕干部健康成長作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加強長遠規劃,健全工作責任制,及時發現、培養起用優秀年輕干部。
過去,山西臨汾市翼城縣干部年齡老化、隊伍青黃不接。他們堅持打破隱性台階,優化年齡結構,全方位考察選用優秀年輕干部,釋放了干部干事創業的活力。
三晉源頭,故都於翼。多年來,翼城縣極少交流出去干部,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年齡結構老化。臨汾市委巡察指出:縣直正職平均年齡超過53歲,35歲以下年輕干部佔比不足2%﹔其他科級干部中,35歲以下年輕干部佔比不足5%,一些單位干部隊伍青黃不接。老的越干越疲沓,少的空有熱血沒平台施展,造成正身謀事的少,側身謀人的多。
今年初,伴隨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測試,翼城縣委抓住黨政機構改革契機,掀起了一場非同尋常的選人用人趕考:以考試破冰,既考對大政方針的理解掌握,又考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辦法﹔憑實績用人,不唯考分、不唯資歷、不唯年齡,堅持近距離全方位考察干部,打破隱性台階,對標人崗相適、才盡其用。截至6月21日,翼城調整縣直、鄉鎮正職55人,佔比83%,其中打破隱性台階選用年輕干部22人。
干得好才能考得好
組織突然測試,不隻考書本知識,還重點考察干部的全局思維和基層治理能力
時間拉回到今年初。2月28日上午10點多,中共翼城縣委第四十七期干部大講堂結束后,1973年后出生的266名副科以上干部臨時被留在會場,手機全都上交,參加閉卷政治測試。
測試很突然,沒有給“考試專業戶”准備時間,不隻考書本知識,還重點考察干部的全局思維和基層治理能力。頭天晚上《新聞聯播》剛報道過的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就出現在試卷上。
“第二次測試,又是前一天晚上突然通知去縣武裝部開會,這次人少了,約有80人,抽簽分組,開始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思考5分鐘,陳述2分鐘,自由討論15分鐘,每組再選一名代表陳述3分鐘。”中衛鄉鄉長、西閻鎮原組織委員師俊麗說。
又隔幾天,通知參加縣委中心組擴大學習,大家才有些反應過來,估計要選干部了。
果然,這次隻有40多人參加,同樣是無領導小組討論面試。面試官由省委黨校專家換成了縣四大班子領導、常委們和各部門一把手。
測試者要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等,談如何團結一致帶領干部群眾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談如何做到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測試結束,突然安排四大班子領導點評,感覺自己也成了考生,有了壓力,真正是以考促學促思促干了。”翼城縣縣委副書記解湧說,此后縣委先后在組織、紀檢、政法、教育等系統組織了政治測試。
選得好才能用得好
干事創業取代論資排輩,綜合考察更實更准,好多低頭干事的人受到提拔
首次測試結束后,所有試卷密封,運送至山西省委黨校閱卷。
“考分只是一個維度,它幫助驗証平時的觀察和判斷,選用干部關鍵是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翼城縣縣委書記楊春權說。
為了摸清干部隊伍現狀,早在春節后上班第一天,縣委即成立4個調研組全面了解鄉鎮班子現狀、領導干部精神狀態等,並對基層優秀干部進行投票推薦。
此后,翼城還組織了明察暗訪組,重點考察干部平時表現和工作實績,干部群眾給差評的幾個鄉鎮副書記被篩了下去,勝出者才能進入二輪測試。
“這次調整,干事創業取代論資排輩,綜合考察更實更准,好多低頭干事的人都沒想到自己能提拔,把人的精氣神調出來了。”翼城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倫說。
辛樹盛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能從山區的隆化鎮長提拔為城關的唐興鎮黨委書記,“即便平調過來當鎮長,按慣例就算是提拔了。”但他在隆化這幾年,蘋果、小米等產業叫響市場,原來的末流鄉鎮擠入一流行列。
這次調整打破的不僅是平川與山區的隱性台階,39歲的王志偉從事業單位正科直接轉任南梁鎮書記,連他自己都感到驚訝。
2011年中央黨校博士畢業的王志偉作為特殊引進人才到翼城工作。他帶領縣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克服諸多困難,取得國家檢驗檢測機構資質,目前服務周邊5個縣區。南梁鎮是農業大鎮,下一步發展綠色農產品開發、綠色食品加工,走品牌化道路,都離不開產地產品檢驗檢測的支撐,這也是縣委用人的初衷。
“縣委貫徹中央和省市大力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的精神,落實山西省委‘改革創新 奮發有為’大討論活動要求,破除僵化保守、因循守舊觀念,努力做到人崗相適、人盡其用。”楊春權說,“如果還跟以往一樣按部就班調整干部,即便不是一潭死水,也是干勁不足,對長遠發展不利。”
支持好才能培養好
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傳幫帶,讓年輕干部甩掉心理包袱、奮發有為
1985年出生的秦光耀當過兩年大學生村官、7年鄉鎮公務員,這次由縣工商聯副主席提拔為裡砦鎮長,是縣委打破隱性台階選用的年輕干部之一。
一上任,各種事情扑面而來。舉辦桃花文化旅游節、去鄰縣學習礦山生態治理、去南梁學習連翹種植……
年輕干部選拔之后,翼城縣委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安排縣委副書記、常務副縣長主持南梁、王庄鄉黨委工作,安排省直機關來的兩名挂職副縣長分別擔任兩個貧困鄉鎮的黨委書記和鎮長,手把手地幫助他們開展工作。
“下派之后,不僅幫了年輕干部,我們自己也添了壓力。縣級干部相互比著干,促進了擔當作為。”解湧跑遍了全鎮30個村,“補了基層的課,回到縣裡決策討論的時候,也更接地氣了。”
“謀發展就能得民心,比別人想得深、想得遠,就能立威信。”有了傳幫帶,小秦甩掉心理包袱,每天早上6點半自動醒來,天天開晨會布置工作:“岳北線計劃沿途栽種十裡桃林,連接到晉國博物館,打通旅游通道﹔8天栽連翹520畝,幫助合作社辦QS質量認証……”
選人用人風清氣正,干部們私心雜念少了,一門心思琢磨著干事創業。36歲的高偉本來是平原地區的鎮長,這次調整去了最偏遠的山區當鄉鎮書記。沉下心來干事,高偉才發現這裡同樣大有可為。他告訴記者:“西閻鎮是縣裡要打造的旅游龍頭。鄉村旅游路寬5.5米,走不了大巴車,如果單獨抓舜王坪一個點,路子太窄了。所以我們轉變思路,從原先打造舜王坪一個點,到現在古鎮西閻、堯舜禹湯四聖宮、大河村精英研學串成一條線,今年三個點要同時啟動A級景區申報。”
“這次調整,沒有人說誰是靠什麼關系過來的,干部們都自帶壓力,用百倍努力回報組織。”解湧說,趕考釋放了干事創業的活力,也為年輕干部剪了枝、墩了苗,讓他們懂得有為才能有位。
“翼城干部年齡結構優化了,調整前,縣直正職45歲以下的干部佔比不到12%,現在達到44%﹔縣直正職平均年齡從53歲降到了47歲,鄉鎮黨政正職從44歲降到了39歲。”翼城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鄭永紅說。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19日 1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