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曲周的故事——

辛德惠 生命綻放在鹽鹼地上

本報記者  丁雅誦  趙婀娜
2019年06月01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編者的話

  中國農業大學扎根河北曲周46年,服務農村建設發展。一代代農大師生銘記初心和使命,在經濟和民生需求中實現價值,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在時代洪流中書寫精彩人生。從今天起,我們連續刊發5篇小故事,展現他們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勇擔大任和不辱使命的赤子情懷。

  

  中國農業大學曲周實驗站內,有一座墓碑。墓的主人叫辛德惠。

  無論寒暑,總有曲周百姓自發前來,給墓碑拭拭土,與辛老師說說話。

  從上世紀70年代一頭扎進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農村參與改土治鹼,到90年代跑遍整個黃淮海流域,辛德惠將自己的生命與智慧都奉獻給了這片土地。

  如今的曲周,金黃的麥田豐收在望,人們很難想象,40年多前,這裡還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農民們以熬鹵水、淋小鹽為生,靠國家救濟糧度日。

  1973年,帶著國家的囑托,石元春、辛德惠等幾名農業大學的青年教師來到了曲周縣的“老鹼窩”張庄,開始旱澇鹼咸綜合治理研究。

  這年秋天,暴雨連降,水澇成災。《曲周縣志》記載,“大面積積水一尺至二尺,深處三尺,房屋倒塌,電話中斷,道路不通。”辛德惠和大家一起,挽起褲腿、蹚著泥水進了村。

  當地農民不相信教書先生能治鹼:多少年了,一撥撥人都說來治鹼,井打了、井填了,溝挖了、溝埋了,人來了、人又走了。循環往復,鹽鹼地還是鹽鹼地。

  為了打消農民的疑慮,老師們立下誓言:“如果張庄的鹽鹼地治不好,我們就不回北京了。就是死后,也埋在張庄的鹽鹼地裡。”

  很快,村民發現這群教書匠不一樣。“他們天天測水、測土、畫線,還帶著俺們一塊平地、挖溝和打井,”張庄老支書趙文后來常常想起,“他干起活來,比社員還賣力。夏天下溝挖土,光著膀子,脊梁上都晒出大血泡。”

  耕耘就有收獲。治理的喜人成果讓村民們恢復了信心:1974年秋天,張庄第一代試驗區400畝重鹽鹼地上,小麥畝產達到200多斤,比曲周最好年景的產量還要高。隨后,張庄的經驗播散到整個曲周大地:1978年圍繞王庄開辟了第二代試驗區,1980年圍繞曲周縣農場開辟了第三代試驗區……1987年,曲周治鹼項目取得預期成效:全縣鹽鹼地面積下降近七成,糧食畝產量比治理前的1972年增長約5倍。

  但此時的辛德惠沒有離開,他在繼續思考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之路,並陸續提出了農村綜合發展三段論、區域農業發展類型理論、泛生態學理論等。

  “馬不停蹄地奔波、超負荷的工作、坐臥行走都在思考問題是辛先生的常態。” 曲周實驗站第四任站長肖熒南回憶道,在實驗站的出勤表上,辛德惠的出勤天數高達300多天,幾乎一整年都待在實驗站。

  在曲周,辛德惠有個綽號叫“馬司令”。一次,他一邊切菜一邊看治鹼專著,把中指切傷了,他拿著紗布,一邊包扎一邊看書,紗布卻纏在食指上,大家見了哄然大笑﹔還有一次吃飯時,辛德惠口若懸河地說著治鹼的事,飯后有人問他吃了幾個窩頭,他拍拍肚子說“四個”,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原來,那4個窩頭還都在他的盤子裡。

  辛德惠關心農業研究、關心農民生產,卻很少有時間關心自己和家庭。離京前,他把兩個女兒托付給鄰居大媽,說了句“麻煩您照顧一下”,就背著包走了。直到孩子生病,驚動了在雲南的愛人劉一樵,愛人來信責問,他才拍著腦門,想起回京看看。

  缺乏照顧的孩子瘦弱多病,劉一樵一人帶著三個孩子,還要兼顧事業,身心疲累。1989年,劉一樵被診斷出白血病,35天后不幸辭世。愛人辭世第二天,前去慰問的幾個同事看見辛德惠坐在桌邊,在本子上寫“八五”攻關課題的安排。面對大家的安慰,他沒有抬頭,隻慢慢地說了句:“我寫寫,分散一下……”

  數十年辛苦工作,辛德惠積勞成疾。“辛先生曾大病過一次,大面積心肌梗死。但稍微恢復后,他又立馬投身到農業生產的第一線。”肖熒南說,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個工作組,職責就是監督辛先生休息,但效果不佳,他總是有忙不完的事。

  1999年,在前往寧波考察的途中,連日勞累的辛德惠心臟病發,經搶救無效,猝然離世。

  人們在整理辛德惠的遺物時,發現了他堅持寫了20多年的日記——“無私無畏,忘我無我,利他利國,才能真正為人民服務,為黨的事業奮斗到底。這是我的全部信念和行動指南。”

  鏗鏘有力的話語,正是辛德惠一生的追求,也是一代代中國農業大學師生的追求。

  如今,辛德惠指導的學生已陸續成為國內相關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他們和他們的學生,一代代,一批批,用雙腳丈量土地,將責任、科學、奉獻、為民的精神繼續寫在中國大地上……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01日 06 版)

 

(責編: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