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嶺頭 蒼鬆猶翠

山西晉中市左權縣,左權將軍紀念館門前,柏樹參天,身披軍大衣、手握望遠鏡的左權將軍雕像巍然屹立。雖是冬日,參觀者依然絡繹不絕。
走進館內,一群小朋友正站在立體投影前,觀看反映八路軍離開左權縣場景的“小花戲”《再見,麻田》。“紀念館每年都有近十萬人來參觀。”紀念館館長趙華平說,“紀念館的設施越來越完備了,2011年投入800余萬元進行了改擴建,引入了現代化的展覽設施。”
位於西關前街的遼縣抗日戰爭紀念館裡,77歲的王艾甫老人正坐著輪椅觀看藏品。這裡收藏的上萬件抗日戰爭時期的物件,都是王艾甫多年來收集的。去年,他把這裡的一切移交給了左權縣政府。
“這裡有很多物件是和左權將軍有關的,其中兩件意義非凡。”王艾甫指著玻璃櫃中一個文件樣式的東西說:“這是當年群眾請求將‘遼縣’改為‘左權縣’時,上級的同意批復。”王艾甫介紹,上世紀60年代,左權縣被歸入和順縣,當地群眾聯名請求,恢復了左權縣的建制。
還有一幅作戰地圖,是王艾甫的心頭寶。“一開始我也以為這是個普通的作戰地圖,后來經過幾次專家鑒定,這是左權將軍在此作戰時使用過的。”作戰地圖上,等高線密密麻麻。“敵軍九路包圍,為掩護彭德懷等同志突圍,左權將軍壯烈犧牲。這樣的英雄,左權人民怎能不敬仰?”王艾甫眼裡閃爍著淚花。
城南60公裡外的麻田北艾鋪村,刺骨寒風中,蒼鬆猶翠。77年前,這裡曾是一片焦土,左權將軍在此壯烈犧牲。左權將軍紀念亭、十字嶺英烈牆據此修建。“這裡是我們的重點紅色旅游參觀點。2018年,左權紅色旅游接待游客達200萬人次。”左權縣文化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高永勝說。
左權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向軍介紹,除了麻田八路軍總部紀念館、十字嶺左權將軍殉國地等紅色教育基地,左權縣還舉辦了“左權紅色文化與生態文化旅游發展交流研討會”“紀念左權將軍殉國暨遼縣易名左權縣70周年”等活動,實施“抗戰英烈進課堂”等項目,通過“紅色文化”“紅色活動”“紅色教材”“紅色研究”等多種形式弘揚左權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12日 1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