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高層動態

山西岢嵐縣趙家窪村——

整村搬出窮山溝 戶戶過上新生活(總書記的深情牽挂——來自貧困鄉村的精准脫貧故事)

2019年02月10日05: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這個承諾都要兌現。

  ——習近平 

  

  窗花貼滿窗,身上穿新裝,跟習近平總書記的合影挂在客廳牆上……走進山西省忻州市岢嵐縣廣惠園移民新村,劉福有、曹六仁、王三女3戶家裡,洋溢著搬遷后的喜悅。

  “自打住進樓,活法都變了:每天勤洗臉、周周要洗澡,可講究了。不想閑著,還在保潔公司找了份工作,每個月有1000多元工資,可好咧。”3戶人家學著城裡人樣子,也買了好幾盆花,白天搬上陽台,夜晚抱回房間,“好日子就是得香香的。”

  2017年6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岢嵐縣趙家窪村,看望了住在村裡的這3戶特困戶。

  總書記在趙家窪考察時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庄嚴承諾,不管任務多麼艱巨、還有多少硬骨頭要啃,這個承諾都要兌現。他希望各級扶貧工作隊員扑下身子扎實工作,在為貧困群眾排憂解難中實現價值、增長才干。

  一年半過后,寒潮初過,隆冬乍晴,趙家窪已然換了模樣。

  扑下身子實打實

  “把習總書記的囑托,化作攻堅決心”

  山大溝深,坡陡地瘠,趙家窪是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一方水土養不了一方人。

  全村隻有一口井,顧喝就顧不了澆地﹔沒有動力電,沒通公交車。全村原本54戶人家百十余口,但凡年輕點、有文化、有技術的都搬走了,到2017年隻剩下6戶13位老人,要麼年老病纏,要麼孤老單身。

  要挖窮根,隻得搬遷。然而,2016年3月,當縣裡向6戶人家提出易地搬遷扶貧計劃時,故土難離的13位老人卻一口回絕:不搬。觀念有沖突,想法不一致,趙家窪成了一塊“硬骨頭”。

  啃下硬骨頭,關鍵在干部。“把習總書記的囑托,化作攻堅決心。”岢嵐縣委選調92名干部和72名新錄用公職人員,全部充實到脫貧攻堅一線。陳福慶就是其中一員,擔任趙家窪村第一書記。

  見陳福慶住進了村,劉福有笑話他:“這個瞎溝,住的盡是七老八十的人,你來做甚?”陳福慶笑一笑,拿起掃帚掃起了劉家院子。

  王三女家的重體力活,挑水、劈柴、鋤地,陳福慶也擔了起來。老光棍漢李虎仁的生活有了照應,吃水不愁,米面不缺。天下大雨,陳福慶為每戶人家的房頂鋪上塑料膜﹔趕上春耕,送來地膜、種子。

  陳福慶的私家車成了鄉親們的“共享汽車”。王三女兩個智障孫子被送進了忻州市特教學校,大娘想孫子了,陳福慶就開車帶她去看﹔村裡沒有小賣部,誰家缺東少西,陳福慶一一記下,回城給買上﹔誰家有個頭疼腦熱,想進城看病,陳福慶召之即來。

  實打實換心連心。老人們坦言:“怕住不起城裡的樓、吃不起城裡的菜,怕從此沒了土地也就沒了依靠,怕沒個合適的營生養活不了自己。”

  岢嵐縣委書記王志東和縣委一班人,率隊走進包括趙家窪在內的貧困村,為易地搬遷群眾打氣:“十二五”期間,國家給咱們易地搬遷人均建房和基礎設施建設補助,加起來是5000元﹔“十三五”,又增加一項公共服務建設補助,總共3.88萬元﹔省裡也同步推出舊房拆除復墾獎補政策……

  趙家窪的老人們,心動了。

  排憂解難啃硬骨

  “真是蓋18床被子也夢不到這好事。還想啥?搬!”

  深冬的黃土高原,風一刮就透骨,腳一踩滿腿土。從陽坪鄉政府到趙家窪的路,梁鑫愛已經記不清走過多少回……她是陽坪鄉副鄉長兼扶貧站站長,包村聯系趙家窪。

  “我給您再說道說道,搬進新居安置后,原來的土地經營權、林地經營權、集體資產收益權都不變。也就是說,地,您今后還可以種。如果將來趙家窪舊村要搞建設,土地補償收益也還有您的份。”

  金窩銀窩不如土窩,6戶老人還是舍不得。梁鑫愛用心做的,是幫老人們算好搬遷之后的日子賬。“您家土地退耕還林后,國家補貼7500元,經濟林合作社有2184元收益,養老金每月95元。”

  2017年8月,縣裡派輛大客車,拉上貧困戶去宋家溝移民新村——縣城廣惠園移民新村體驗。眼見為實:不燒火,有暖氣﹔水龍頭一擰就出水,煤氣灶一點就有火,馬桶一沖就干淨﹔全套家具配齊了……

  “真是蓋18床被子也夢不到這好事。還想啥?搬!”6戶老人開始天天盼新居。

  2017年9月22日,趙家窪在全縣第一個完成整村易地扶貧搬遷。

  劉福有跟保潔公司簽了合同,月工資1050元,夫妻倆輪著做﹔曹六仁在玻璃棉廠干勤雜工,月工資2800元,壓箱底的新衣服,現在天天穿著﹔王三女也做保潔,跟李虎仁住門對門,空閑了互相串門。

  按照山西貧困人口醫保政策,凡到縣、市、省級住院,個人年度自付封頂分別為1000元、3000元、6000元。岢嵐縣還制定了24種重特大疾病集中救治、52種慢病服務保障計劃,老人們沒了后顧之憂。

  擼起袖子一起干

  “咱也要響應黨的號召,建設好自己的美麗家園!”

  掃院、剪杈、割草、澆水,在鑫宇煤氣化公司園林部,張秀清幾乎沒個停。節假日也不讓自己閑著,騎上摩托帶上老伴兒,回趙家窪護林巡山。

  五十出頭的張秀清,是趙家窪最后6戶中最年輕的。家有一兒三女,出了兩個大學生,因為上高中、上大學花費大,結果因學致貧。搬遷之后,他進了公司搞綠化,老伴兒擔任村裡護林員,兩份工作加起來,一年最少收入4萬元。“駐村干部告訴咱,習總書記在宋家溝新村講過,希望鄉親們同黨中央一起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好日子芝麻開花節節高。我還想讓孩子大學畢業也回來一起干。”

  老張的想法才起頭,馬家兄弟已經開始謀劃。2018年12月10日,冒著零下25攝氏度嚴寒,馬小飛開車近5個小時,再次回到岢嵐。

  36歲的馬小飛,是趙家窪村第一批走出去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后,他憑著吃苦耐勞,幾番拼搏,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開了一家文旅策劃公司。弟弟馬龍飛兩年后也走出趙家窪,在山西各地拜師學藝,想要獨立開家面館。

  雖說各走各的路,可馬家兄弟卻一直惦念著趙家窪。2016年,弟弟龍飛帶著媳婦回到家鄉,如今已在縣城裡開起一家小面館。哥哥小飛手筆更大,2016年公司一創立,就設計出從鄂爾多斯到岢嵐縣的第一條旅游線路,游客年年增長,2018年已達4000人次。

  馬小飛還把和他一樣遠走他鄉的46名年輕人拉進“趙家窪——永恆的情誼”微信群,天天聊家鄉、日日盼變化。這次他回鄉,就是要專門為趙家窪做一份旅游策劃方案,“我是在趙家窪入的黨,咱也要響應黨的號召,建設好自己的美麗家園!”

  

  延伸閱讀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西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不斷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聚焦深度貧困持續發力。細化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強化目標引領,拿出更多硬招實招。堅持質量為先,避免“半拉子工程”。以改革促扶貧,鼓勵10個深度貧困縣先行先試。注重分類指導,打造脫貧特色縣,鞏固提升摘帽縣,重視非貧困縣,確保工作不留死角。進一步把好現行標准,確保正確工作導向,最核心的是准確把握好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標准。加快補齊精神短板,改進幫扶方式,將扶智、扶志與扶德結合起來,樹立脫貧典型,進一步激發內生動力,讓貧困群眾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 人民日報 》( 2019年02月10日 01 版)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