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直面問題 坦誠交流 集思廣益

——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專題詢問側記

本報記者  倪  弋
2018年12月29日05: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2月2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就國務院關於財政醫療衛生資金分配和使用情況的報告開展專題詢問。王晨副委員長主持聯組會議,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帶領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到會應詢。與會者直面問題、坦誠交流、集思廣益。

  “如何判斷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效果?為實現2020年人人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下一步國務院還需要重點做好哪些工作?”常委會委員呂薇率先提問。

  “新一屆政府成立后,高度重視醫療衛生工作,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增幅放緩的情況下,對醫療衛生的投入隻增不減,2018年全國財政預算安排醫療衛生支出15291億元,佔全國財政支出的7.3%,比去年增加840億元,增幅高於全國財政支出2.5個百分點,為深化醫改提供了保障。”孫春蘭回答,國務院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以降藥價為突破口,帶動“三醫聯動”改革,統籌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五項制度建設,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增薪酬、投入保障可持續、健康事業得發展。

  孫春蘭表示,朝著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圍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國務院突出了以下重點:一是堅持預防和治療一起抓,今年以來,國務院著重加大慢性病的防控力度,推動以治病為中心轉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二是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等領域的改革,形成“三醫聯動”的改革合力和疊加效應﹔三是堅持管理和改革並重,著力在“補償機制、薪酬制度、醫院管理”三方面下功夫,努力構建“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的運行新機制。

  “從資金的使用效果來看,下一步在健全投入政策上還有哪些打算?”常委會委員蔡玲提問。

  財政部部長劉昆回答,下一步,各級財政將首先堅持供需兼顧,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緩解人民群眾看病難問題,減輕人民群眾看病貴壓力﹔其次,突出重點,優化支出結構,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加大對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投入,把更多的財政資金投向基層、貧困群體和困難地區﹔第三,分類保障,完善投入機制,分類、分級研究完善政府投入與醫療機構發展相適應的辦法,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引導社會力量舉辦優質醫療機構﹔第四,加強考核,提高資金效益,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強化“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理念,實現全過程績效管理。


  《 人民日報 》( 2018年12月29日 10 版)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