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第一個試管嬰兒——

輔助生殖技術不斷升級(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本報記者 王君平 申少鐵
2018年11月22日04:4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988年3月10日8時56分,我國大陸首例試管嬰兒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誕生了!

  甘肅禮縣鹽官鎮的鄭桂珍一直想當媽媽。但是,她雙側輸卵管不通,加之38歲“高齡”,婚后多年不孕,生孩子的夢想很難實現。抱著一線希望,她找到北醫三院婦產科教授張麗珠。

  做試管嬰兒,這在當時幾乎是“天方夜譚”。來華的外國專家做了幾十例試管嬰兒手術,全部失敗。張麗珠提出一個大膽想法:開腹取卵。全院隻有一根取卵針,針頭鈍了就拿到鐘表鋪磨一磨﹔沒有專業的保溫設備,就把存放卵泡液的試管裝保溫杯裡﹔沒有培養液,就自己照著方子配……張麗珠團隊居然真的找到了卵,並順利完成體外受精。受精卵開始分裂,張麗珠用一根特制的塑料管將受精卵植入鄭桂珍子宮內。7周后,胎兒原始心臟有力地搏動,臨床妊娠成功了!試管嬰兒,並不是讓孩子在試管中長大,而是在體外完成胚胎的最初形成,再將胚胎送回媽媽子宮,直到呱呱墜地。

  “女孩,體重3900克、身長52厘米!”當張麗珠手托嬰兒頭取出嬰兒時,“哇——”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讓產婦喜極而泣。夫妻倆給孩子取名“萌珠”。“萌”是萌芽,“珠”則是為了紀念賦予孩子生命的張麗珠。

  鄭萌珠今年30歲,在北醫三院生殖醫學中心工作。在幫助更多不孕不育家庭的同時,已婚的她希望早圓母親夢。鄭萌珠的出生,開啟了輔助生殖技術的新征程。從解決“生不出”難題,到致力於化解“生不好”的困擾,我國現代輔助生殖技術不斷升級換代。在新的基因檢測技術幫助下,不好的基因可以被剔除,杜絕父母的帶病基因遺傳給下一代。父母有遺傳病,也能生健康娃。目前,我國每年試管嬰兒數量逾20萬例次,成為世界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第一大國。

  “我國輔助生殖技術已達世界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北醫三院院長喬杰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11月22日 04 版)

(責編:岳弘彬、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