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自信中國人,向世界問好(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⑧)

李 婕 丁紫琪
2018年10月16日05:3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為青海德令哈至俄羅斯中歐班列首發,為中外交流提供更多便利。
  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攝

  圖為在越南的中外大學生向中國問好。
  本報記者 劉 剛攝

  圖為赴非洲參與志願工作時,馮艾在鄉下和小朋友們一起趕集。
  受訪者提供

  圖為中國學生教外國朋友書法藝術。
  新華社記者 郭緒雷攝

  改革開放40年,是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40年,也是中國人與世界互動日益頻繁的40年。

  如果要為這40年中國人的行動軌跡織一張網,必然是線條越來越長、越來越細、越來越密。

  改革開放怎樣推動了越來越多中國人走出國門?中國人與世界的交流如何繁盛起來?我們採訪了三位“有故事”的中國人,聽他們講走出國門的經歷。

  

  ■出國去旅游,看看外面的世界 

  ——“小時候無法想象國外,52歲第一次走出國門,發現出國旅行很方便,還想再去”

  丁秋歌生於1966年,長在河南農村。在她年輕時,從沒想過在2018年,52歲的自己能出國旅游。

  畢竟,在她小時候,連北京上海也難以想象,能有北京、上海帶回來的糖果就是奢侈的幸福了。“根本不能想象去國外,沒概念也就不會想。”她說。

  丁秋歌記得,第一次接觸國外的概念是在公共露天電影院看印度和朝鮮電影,因為演員的服飾和發型與國內差異很大,便第一次對外國生出了朦朧的新奇感。但是當時信息匱乏,好奇也僅限於此。

  長大后,丁秋歌進入當地一家公司工作,早年心中的好奇還在沉睡,公司已經成立了負責國際事務的聯絡辦。“那會兒常聽同事們講國外的美食,其實也挺想去國外看看。”她說,自己心中是有幾分暗想,但出國始終是遙遠未知的代名詞。

  沒想到的是,借著女兒到泰國普吉旅行結婚的契機,全家人竟然一起出國旅行,自己也真的第一次走出國門。“一切都很新鮮,景色非常美,還騎了大象,吃了各式各樣的泰國菜。”丁秋歌對第一次出國旅行的感受非常深刻。

  從想出國到真成行,這背后的推力既歸功於更開放的下一代﹔也得益於更便利的出境游環境。

  出國之前女兒小張曾擔心過語言問題。“家裡人都不會講英語,我還准備了很多翻譯的工具,但發現當地中國游客不少,許多商家也會講中文。”小張說。

  出境游見証了改革開放40年國人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自2013年以來,我國出境旅游人數穩居世界第一位。1995年至2016年,我國出境旅游人數由0.05億人次升至1.35億人次,年均增長17.6%。2017年,因私出境居民1.36億人次,佔全部出境比重超過95%。

  從跟團游到自駕游、自由行,中國人出國旅游的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丁秋歌和女兒小張就是自己設計的行程,“我們到了當地是自己租車、自己租船出海,還專門請了當地導游做地陪。”小張說,以前中國人出國旅游單位組織或跟團的多,現在家庭出行和自由行多了起來,這也改變著中國游客的形象。

  “原來現在出國這麼方便,信息好查詢,簽証手續快,國外手機長途也好辦。”丁秋歌第一次出國游體驗很不錯,現在,她正計劃和同事再出國玩一次。

  ■出國去工作,中國人也挺行

  ——“剛開始外派有點兒怵,現在來來往往,覺得中國人一點都不差”

  如果說旅游還只是中國人和世界的短暫邂逅,駐外工作則是一種深度交往。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多中國企業開始走向世界市場。在中企“走出去”的過程中,一批一批員工被派往海外工作。

  生於1970年,現任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的張進(化名)是其中較早的一位。2001年,在國內已有7年工程師經驗的張進被公司選派到阿聯酋參與實施合同制的水工項目,就此開啟了異國工作的生涯。

  今天回想這一切,多少在意料之外。“以前想象力不夠,從沒有冒過要出國工作的想法。”張進說。1994年,張進從港口及航道工程專業畢業,順理成章進入現公司工作,身邊同學雖然有到外企的,但是極少數。彼時,國內基礎建設蓬勃發展,空間巨大,張進並沒有“妄想”過國外。但當公司的選派項目出來,他毫不猶豫地一定要出去看看。“那會兒還是想出去,在工地見識少,信息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能出去一趟,挺不容易的。”他說。

  實際上,2001年對於中國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有象征意義的節點。改革開放初期,我國隻有少數企業走出國門,開辦代表處或設立企業。2000年,中國提出“走出去”戰略,對外直接投資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1982-2000年,我國累計實現對外直接投資278億美元﹔2002-2017年,這個數字是1.11萬億美元。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中國在外承攬業務的規模快速擴大。從這一年起,張進完成了第一個3年項目,隨后又在2007年繼續駐阿聯酋3年,此后也在中阿之間多次往返,今年5月至今,他又在阿聯酋短駐。這一路走來,他見証了中國人往外走得越來越多,中國元素在當地影響力也日益提升。

  張進記得,第一次到阿聯酋,他是從北京經烏魯木齊轉機才抵達迪拜,航班班次不多﹔而今天,北京、上海、武漢、成都、廣州等多個城市都開通直達航班。剛到阿布扎比市,中餐廳寥寥無幾,而現在很容易就能找到。早年在阿聯酋的中國企業以建筑和紡織行業居多,而現在華為、OPPO的手機在商場裡隨處可見,做油品投資等各種買賣的中國人也多了起來。

  這些細節改變著異國生活的感知,而更讓不少中國人欣慰的,是官方政策的變化。2016年,中國公民持普通護照入境阿聯酋實行落地簽,今年初,中國與阿聯酋又全面實現互免簽証﹔同在2016年,中國和阿聯酋實行兩國駕駛証互認換領。“變化確實是看得見的。”張進說。

  如今,更多中國人正像張進一樣在駐外工作中豐富自身的經歷,也豐富著中國人帶給世界的印象。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1-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3個國家和地區的430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740.9億美元,同比增長7.8%。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950.4億美元,同比增長7.4%。僅對外勞務合作一項,派出各類勞務人員30.9萬人,8月末在外各類勞務人員99.4萬人。

  “在外面還是感到自己多少代表中國人的形象。”張進說,“剛開始外派有點兒怵,現在來來往往,覺得中國人也挺行!”

  ■出國做志願者,播下愛的種子

  ——“我們是第一批,身邊人不理解不放心,而現在年輕人有無限選擇,時代創造了機會”

  當然,也有中國人選擇了一種更溫情的方式向世界問好。

  曾獲得“中國十大杰出青年志願者”榮譽、現任看准科技集團副總裁的馮艾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那是2002年,從復旦大學畢業的馮艾作為背包客在西藏和尼泊爾一路走了40多天,行經一個尼泊爾小村庄的時候,竟然有小朋友用中文對她說“你好”。在村裡的一間小屋,她看到一塊木板上寫滿了各種語言,其中一句是用中文寫的——“你好,讓世界充滿愛”。

  要知道,那個時候,外部世界對中國的了解遠不是現在的水平,還存在不少偏見和誤解。而這個偏僻村庄有關中國的善意,正是志願者留下的。25歲的馮艾萌生了一個想法,“到海外去,做國際志願者。既幫助當地有需要的人,也讓世界更多了解中國的年輕人。”

  3年之后的2005年,中國政府派出首批赴非志願者,馮艾成為其中一名,赴埃塞俄比亞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教授中文。

  當時,志願服務在國內才剛剛啟蒙,加上要遠赴非洲,身邊人既不理解,也不放心。是不是危險、有沒有疫情、能不能融入當地環境,都是未知。

  “大夜裡下了飛機,志願者們就散開去往各志願地了,也不知道接下來會怎樣。”馮艾說。不過有趣的是,第二天大家又會在走街串巷的時候碰到。非洲的志願工作正是以這樣的方式開始的,仿佛隱喻著之后的種種奇遇。

  比如,當地人對中國人其實既友好又好奇。走在馬路上,出租車司機會搖下車窗沖馮艾打個招呼:“Hi,China!”(漢譯為你好,中國)﹔再比如,當地人剛見到馮艾,都以為這個中國人會功夫,出門相遇竟然會行抱拳禮。幽默之后,馮艾會解釋,中國功夫是用來強身健體而不是傷人的。

  彼時,中非交流逐漸升溫,商務往來日益頻繁,越來越多中國企業來到非洲,馮艾的志願工作也不斷拓展著邊界。半年服務期滿之后,馮艾成為唯一一名將服務期延長至一年的志願者。這期間,她既行走在企業的項目基地上,也穿梭在意大利、土耳其、韓國等不同國家駐埃使館之間,將志願者的語言和服務優勢發揮到極致。

  在非洲做志願者的日子裡,馮艾總不忘在口袋裡放一些橡皮、鉛筆和棒棒糖,行經不知名的小村庄,她一定要走進去看一看。“說不定我就是第一個走進村子的外國人,而這個外國人是中國人,小朋友們還會記得這個中國人帶了糖、給他們講故事、帶他們做游戲。志願者的工作,就是播下愛和善意的種子。”

  “我們是第一批,大家也是在探索該怎麼干,對方國家需要什麼。”馮艾說,第一批是中文、農業、體育、中醫、信息化等領域共12名志願者,到第二年就有了50多位,志願項目也長期化、固定化。

  到今天,出國做志願者再也不是稀奇事,而是許多年輕人自然的選擇。“改革開放於個人,就是創造更多機會,讓年輕人有更多選擇的空間。”馮艾說。這種主動的選擇,曾賦予了馮艾國際眼光和責任感,她也很高興地看到,越來越多中國年輕人正拓展志願工作的深度和廣度,與世界更多互動。

(責編: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