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青海格爾木長江源村

共建新村庄 同唱吉祥歌(各民族團結互助)

本報記者  王  梅
2018年10月14日05: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走進長江源村,長長的藏式風格走廊內展示著一幅幅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來村裡時與村民的合影,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

  長江源村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村名長江源,寓意著村民來自長江源頭,飲水思源不忘本。2004年11月,唐古拉鎮128戶牧民群眾響應國家三江源生態保護政策,離開祖祖輩輩放牧和居住的草場,搬遷到格爾木市區南郊,形成今日的長江源村。

  說起這些年的變化,長江源村的村民說:“各民族互幫互愛,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49歲的吉美,8年前在村裡舉辦的技能培訓班上學會了瑪尼石石刻手藝,如今他的訂單越來越多,他說:“以前我隻會放羊,搬到新村學了手藝,現在我能帶徒弟、能掙錢。”

  “搬到新村以后,鎮上採取了‘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先請來漢族專家和回族致富能手,給村民傳手藝、教方法,再讓村民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唐古拉山鎮黨委書記趙守元說。

  長江源村黨員干部把為牧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做好事,當作促進民族團結的橋梁。開展“多幫一”活動,建立牧民群眾幫扶檔案,由村干部和駐村第一書記帶頭聯系幫扶困難群眾。數據顯示,長江源村牧民人均年純收入達22828.19元,比搬遷前增加了10倍,大家的幸福感越來越強。

  近年來,長江源村共組織群眾性文藝演出150多場次,文藝表演隊連續多次參加了格爾木市舉辦的文藝演出活動。

  藏族老人格桑拉杰格是長江源村的說唱藝人,每天都會唱上幾句,他說:“我唱了一輩子,唱的是吉祥如意,唱的是各族兒女一家親的喜悅……”


  《 人民日報 》( 2018年10月14日 04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