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生態環境“金不換” 親商優勢促發展

一頭是城市的發展,一頭是企業的未來。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對外加強溝通與聯系、開展互動與交流、參與競爭與合作的重要依托,也是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據官方統計,2017年,廣西百色市政府通過攜手京東、微信等互聯網企業,帶動百色當地芒果銷售,快遞單數約為1400萬件,銷售額約11.2億元,約佔全市芒果銷售額的28%,而今年的銷售額預計是去年同期的3倍。
大美廣西,沿海、沿江、沿邊,坐擁無限山水風光,變幻奇妙無窮。多年來,廣西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領先水平,流域水質優良率達98.1%,排名全國第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3.5%,排名全國第二﹔森林覆蓋率達62.3%,植被生態質量和植被生態改善程度居全國首位。
這片被習近平總書記評價為“生態優勢金不換”的土地,如今正依托總書記對其發展的“三大定位”,即建設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和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領域發力,把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作為體制機制改革、提高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依托“金不換”優勢發展健康產業
為了助推民營企業到廣西“落地開花”,中央統戰部經濟局、商務部投資事務促進局日前聯合組織了“喜迎60華誕,助推廣西高質量發展——全國大型民營企業廣西行”活動,吸引了全國20余家大型民營企業主要負責人齊聚南寧,調研廣西的自然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切實感受到了該地區的巨大投資潛力。
考察團成員蔣仁生就是廣西人,在和團裡的其他企業家聊天時他不禁“自夸”,“廣西山美水美人美,發展大旅游、大健康養老產業的優勢是得天獨厚的。”
據統計,平均每年有超過10萬名“候鳥人”來到以養生旅游聞名遐邇的“世界長壽之鄉”廣西河池市巴馬。但隨著“巴馬現象”聲名遠播,其在交通、接待、景區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上的不足也逐漸顯現,路不好走、接待能力不足等都一度成為巴馬的“痛點”。
針對這一發展瓶頸,廣西黨委、政府啟動了國旅區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重點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特色、影響力大、帶動性強的中高端旅游精品項目。同時,用大旅游帶動大健康產業發展,著重發展天然飲用水、長壽食品、健康養生旅游等衍生產業。
廣西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秦如培在座談會上指出,山清水秀生態美是廣西的金字招牌,也是優勢所在。“要聚焦生態經濟,培育生態旅游、健康養老等新興生態產業,延伸構建完善的綠色生態產業鏈。”
為此,廣西特別制定了健康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設立了健康養老、健康旅游、休閑運動、智慧健康等六大類388個項目,總投資達2125億元。
據自治區旅發委副主任賴富強介紹,根據三年專項行動計劃確定的目標,廣西將通過有特色、有成效的招商引資活動,尋找健康產業投資者和合作伙伴,進一步發揮生態和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健康產業。
高標准優化營商環境聚集民間資本
當經濟進入新常態,區域經濟競爭從“拼資源、比區位、搶政策”向“營商環境決定成敗”轉變,廣西與發達先進省區的差距也開始逐漸顯現。據統計,2017年廣西壯族自治區非公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完成的稅收、投資和就業分別佔總量的53%、63%、59%和85%。但是,自治區非公有制經濟總量規模還隻有廣東的22%、江蘇的23%、浙江的32%、河南的39%、湖南的50%,人均隻有廣東的42%、江蘇的32%、浙江的31%、河南的64%、湖南的58%。
經濟發展活力不足,民間投資意願不強,各類要素不夠靈活……自治區黨委、政府意識到,制約廣西經濟發展的很多問題根源就出在營商環境上。“實現廣西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對區域經濟和國家對外開放全局具有重要的意義。”在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徐紹川看來,“差距就是潛力,廣西搭大平台就能做大文章。”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投資環境就像空氣,空氣清新才能吸引更多資本的注入。自治區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決心向營商環境要經濟高質量發展動力。據自治區投促局局長楊春庭介紹,2018年新年伊始,廣西就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將營商環境建設作為推進廣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力爭用3年時間,使營商環境和競爭力指標達到國內經濟發達地區水平。
楊春庭所說的一系列政策文件,被自治區黨委、政府歸納為《全區優化營商環境“1+14”政策體系》,內容涵蓋大幅度提升政務效能、大力度降低企業費用成本、制度化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等,要求到2018年底前,70%的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加快國際貿易口岸“聯合查驗、一次放行”,壓縮進出口貨物通關時間三分之一以上﹔對符合條件的出口退(免)稅,要在10個工作日內辦結﹔在企業稅費、用地用電用水用氣成本、物流融資成本等領域預計為企業減負50億元﹔各級黨政領導每年到負責聯系的企業考察調研不少於兩次等等。
著力新興領域和傳統優勢產業的“二次創業”
好風憑借力,發展正當時。今年時值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誠如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在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兩會時所強調的,當下的廣西既處在一個改革攻堅、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也處於一個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隨團考察的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會長、修正藥業董事長修淶貴向記者感慨,“廣西推出的‘1+14’體系每一條都能直擊企業發展的重點,非常具體非常接地氣,我相信以廣西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營商環境,絕對會吸引到眾多民營企業前來投資。”下半年,修淶貴計劃帶領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的各家企業一起再來一趟廣西,結合廣西打造“大健康、大養生、大文娛”跨界融合產業鏈的政策優勢,幫助廣大醫藥企業在廣西找准發展空間,同時助力廣西高質量發展。
同行的京東集團則更“著急”,在考察過程中就迅速落實了兩個項目並簽訂了合作意向書。京東集團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更堅定了我們在廣西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已經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簽訂了兩個合作意向,第一個項目是把京東的電商結算運營中心落地南寧興寧區,把京東平台在廣西的交易額稅收在本地結算納稅,給地方經濟做貢獻,同時拉動廣西地區的消費,改變消費結構,有利於廣西的特色產品賣到全國,擴大當地企業的銷售規模﹔第二個是京東雲事業部跟當地一個很有實力的企業合作,通過雲的方式將京東這麼多年發展積累的互聯網營銷的能力、供應鏈管理的能力、金融科技服務的能力給當地企業賦能,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廣西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區發展的大事來抓,出台了一系列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政策舉措,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以一個更加開放、合作的姿態來擁抱國內外優秀企業家。”自治區主席陳武在會見藍燁時表示,希望民營企業著力在新型領域產業和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等方面尋找商機、開展合作,多為廣西在工業高質量發展、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支持廣西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