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變資產 資金變股金 農民變股東
蘭州農村改革探索扶貧新路
日前,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柳樹鄉黑城村178戶村民喜領股權証。村民權新發很自豪:“沒想到我也能當上股東。”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黑城村依托永登越國開心農場龍頭帶動,集中流轉土地351畝,村上將100萬元財政補助的村集體經濟投入新型經營主體,以入股的形式實現紅利分紅,每年保底收入6萬元。
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農業
近年來,蘭州市持續推進“三變”改革,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高原夏菜、玫瑰、百合、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的新型經營主體集聚效應明顯﹔試點土地承包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同時分3年投入1.5億元財政資金,設立農業發展投資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三變”改革。
蘭州市委書記李榮燦說:“農村‘三變’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我們要把農村‘三變’改革作為鄉村振興的總抓手、脫貧攻堅的新引擎、農村改革的重頭戲,聚焦產業融合、主體培育、利益連接3個重點環節,助推精准扶貧,實現全面小康。”
盛夏時節,榆中縣城關鎮李家庄村田園綜合體鱗次櫛比的大棚內,草莓、青椒等長勢旺盛。村民郭曉燕說,以前自己蔬菜種植年收入2萬元,自從將土地入股給當地一家農業類公司后,再不用為銷路擔心了,採摘體驗加觀光游和年底分紅,一年收入能達到8萬元。
李家庄村對全村5000畝耕地資源進行整合,根據村民入股耕地佔農業生產區總入股耕地面積的比例確定村民所佔股份,承包地按38年期限流轉,並按照每畝耕地100元資金進行配股,年終,根據股份份額從農業生產利潤中按比分紅。前期尚未產生收入前,為保障農戶利益不受損失,對農戶耕地按照每年每畝土地1000元進行流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金。
實現村民到居民的轉變
李家庄村通過對全村分散的4個自然村的農民宅基地、公共設施區域等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全縣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利好政策,新建李家庄社區,實施整村搬遷,讓全體村民全部搬進寬敞明亮的樓房,實現了村民到居民的轉變。同時,對整合出的建設用地資源按每戶0.4畝折價入股李家庄特色風情小鎮,按50年期限流轉,年終按股分紅。
通過對土地資源的整合並作價入股,土地盤活了﹔讓農戶就近就地再就業,讓全體村民都能分享田園綜合體帶動下的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農村改革新成果。
榆中縣城關鎮黨委書記許先文介紹說,李家庄村通過入股、聯營等方式,重點支持鄉村休閑旅游養老等產業和農村三產的融合發展,將整合得到的200畝建設用地作為村集體資產,通過吸收社會資本,進行商業化開發。村集體佔15%的股份,803戶村民佔其余85%的股份,實現了村民變股東、村民變居民。
土地“存銀行” 資金變股本
永登縣龍泉寺鎮的深山裡,大澇池村村民在村級大會按上了手印,意味著庄稼地成了村民的股份,年底都能獲得分紅。
今年,大澇池村成立土地銀行信托部,1000畝土地被存進銀行,村集體和村民的資源得到整合,各村的財政項目資金、社會幫扶資金等都作為股金。村上確定永登子山農民種養合作社為經營主體入股分紅,兜住群眾的窮底。
在蘭州市,村集體將各級財政扶持資金、農戶個人資金、配股資金入股經營主體,按期進行分紅。目前市財政安排400萬元、榆中縣安排400萬元、永登縣安排140萬元,按照1︰1或1︰2比例給農戶配股,調動大家參與“三變”改革的積極性。
龍泉寺鎮黨委書記陳光華介紹說,集體收入的60%用於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事業,30%用於村民的二次分紅,10%分發給貧困戶。
蘭州市依托“土地銀行”兜底,全市土地流轉累計達到82.4萬畝,流轉率達到33.27%,其中百畝以上規模流轉面積達到51.7萬畝,佔土地流轉總面積的66.3%。
壯大村集體經濟
今年,在皋蘭縣水阜鎮燕兒坪村,20名黨員都積極入股。“黨員帶動大家,尋找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金鑰匙。”燕兒坪村黨支部書記王磊說。村裡通過幫扶資金、社會注資、農戶入股等方式建成一個標准化土雞養殖場,目前土雞存欄3000多隻,收入10萬多元。
“三變”改革后,皋蘭縣57個行政村通過盤活集體資產、開辦增收項目、組建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光伏產業等多種形式實現村集體經濟收益314萬元。
蘭州市財政今年籌措資金1.28億元,給每個村集體經濟收入少於1萬元的“空殼村”補助100萬元,給收入5萬元以下的補助50萬元,給5萬元以上的補助10萬元,補助資金可參與“三變”改革進行集體分紅。
目前,蘭州市全市已有3.85萬畝土地入股至經營主體,發展農民股東5萬多人,輻射帶動16782戶農戶實現增收,其中貧困戶2927戶﹔農戶獲得入股分紅860.41萬元,村集體經濟增長280萬元。
《 人民日報 》( 2018年07月02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