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晒出土地資源家底

中國土地總面積達到960多萬平方公裡,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陸地總面積1/15……6月25日是全國第28個土地日,自然資源部當天向全社會“晒”出了中國土地資源的家底。
今年土地日的宣傳主題是“珍惜土地資源 建設美麗家園”,主題宣傳周活動將從6月23日起持續至29日。自1991年國務院把每年的6月25日確定為全國土地日至今27載,合理利用土地、保護生態環境的觀念正深入人心。
■ 人均土地資源少
人均土地資源少、地區分布不平衡、可開發后備資源少也是我國土地資源面臨的現狀。另外,根據自然資源部的數據,截至目前,全國永久基本農田落地到戶各項任務總體完成,全國實際劃定15.50億畝永久基本農田。
中國農業大學土地資源管理系主任朱道林認為,我國在不同區域存在土地資源稟賦的差異,因此應該採取差別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在耕地保護上,重在守住耕地數量和質量兩條紅線,應該大規模開展高標准農田建設,提升耕地質量。
根據公布的中國土地資源情況,有網站制作了第28個全國土地日科普小知識互動問答。一些網友表示,以往隻知道國土面積總量,卻不知道具體分布和利用情況,確實應該多關注關注了。
■ 活動豐富入人心
“小朋友,你知道什麼是基本農田嗎?答對了有獎品的喲!”
6月25日上午,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鎮國土所工作人員在鎮政府機關大院門前擺下宣傳台,將土地資源保護的相關知識內容印制到手提袋、抽紙、彩頁、條幅和展板上,開展知識宣傳活動。講故事的方式,讓不少孩子們聽入了迷。
土地日當天,全國各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
海口市國土資源局聯合省國土資源宣教中心舉辦了土地法律法規下鄉活動,面對面向村民群眾解釋宣傳農村宅基地一戶一宅、不動產登記、基本農田保護等政策。江蘇省國土資源廳開展了2017年度全省節約集約利用模范代表表彰、全省系統最美國土人評選、廣場咨詢和市民公園健身宣傳等十項活動﹔廣東省則採取了“天上、地面、地下”的立體方式宣傳方式,在廣州白雲機場、廣州地鐵和公交車站,利用LED大屏、電視機和電子燈箱滾動播放“三舊”改造電視宣傳片和宣傳畫。
■ 保護利用兩手抓
萬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糧。近年來,中國在耕地保護、土地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耕地保護方面,中共十八大以來,全國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8億畝,新增耕地2400多萬畝,整治后的耕地質量平均提高1-2個等級,農田產出率普遍提高10%-20%,新增糧食產能約440億公斤,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的耕地保護全力推進。
在土地利用方面,以面積不到2000平方公裡的深圳為例,2017年深圳單位建設用地GDP達到22.3億元/平方公裡,位居內地城市首位。高樓大廈、地下鐵路、田間地頭,都是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生動案例。
到2020年,全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要守住18.65億畝,濕地面積不低於8億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3%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6%……相信隨著國土保護的持續推進,這些管控目標將穩定實現。這些數字不僅是數量的底線,更是質量不降低、生態有改善的紅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