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二次創業”看珠海(壯闊東方潮 奮進新時代——慶祝改革開放40年)

本報記者  賀林平
2018年06月24日04: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在萬千球迷眼裡,這個炎熱的夏季,因為有了世界杯,更加激情似火。

電視機這頭,是“技術男”劉群波家的客廳。深夜時分,他正窩在沙發裡,觀看世界杯的一場小組賽。

電視機那頭,直播鏡頭對著的,是距廣東萬裡之遙的俄羅斯莫爾多瓦競技場。當解說員不經意地說到這個名字時,劉群波騰地一下從沙發上坐起來。

“這個球場,不就是我們公司中標的那一個嗎?”原來,為眼前這個賽場提供溫度調節的空調系統,正來自劉群波所供職的公司——珠海格力電器。一個土生土長的國產電器品牌,能打入世界杯場館,這要回到幾十年前,難以想象。但是,始於40年前的深刻變革,已讓一切徹底改變。

1980年,珠海經濟特區設立,5年后,格力集團的前身珠海經濟特區工業發展總公司誕生。38年間,珠海銳意改革、不斷創新,從落后的邊陲小鎮,變身成為初具規模的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也在披荊斬棘中總結出了許多寶貴的發展經驗。

改革不停:構建高質量發展的體制優勢

“取號、填表、提交材料,整個流程隻花了半小時,很方便!”日前,家住香洲區的王先生得知施工許可報建業務從市級下放到區級后,就近選擇香洲區行政服務中心的業務窗口辦理。“以前來回跑要半天時間,現在1個小時就搞定。”

群眾辦事更方便、行政審批程序更簡化,得益於珠海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去年以來,珠海堅持需求導向,聚焦事關經濟發展的投資建設領域,積極開展事權下放、承接和機構設置有關工作。截至目前,珠海市級行政單位已完成41項事權下放,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企業在專業領域深耕技術創新,政府在制度層面謀劃政策創新。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和“試驗田”,過去30多年裡,珠海屢次開全國風氣之先:開創了“科技重獎”先河,開辦了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香洲毛紡廠﹔創建了全國第一個跨境工業區——珠澳跨境工業區……奮進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寄予了“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殷殷期望,珠海作為特區責無旁貸。

改革開放40年來,珠海的建設和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也面臨著經濟結構不優、新動能培育不快、城市體量偏小、人才總量不足等問題。“在新起點上推動珠海‘二次創業’,開創珠海發展新局面,為全國全省改革開放探路。”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說。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橫琴一馬當先。橫琴自貿試驗片區挂牌3年來,對標國際先進經驗,補短板、強弱項,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其中,“智能化監管服務新模式”“企業專屬網頁政務服務新模式”兩個案例榮獲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30項改革創新案例入選廣東省自貿試驗區三批制度創新案例﹔51項改革創新措施先后成為廣東省四批102項可復制推廣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商事登記“一門受理”、項目審批大幅精簡、信用監管基本成型、城市治理求新求變……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台,港珠澳大橋通車日益臨近,越來越多的政策創新,正從橫琴外溢到全市,逐步營造出一個宜商、宜業、宜居的新珠海。

創新不懈:現代化經濟體系邁上新台階

格力精密加工車間,玻璃門封閉的設備裡,機器手正牢牢握著一件電風扇葉模樣的東西,隨著它靈活自如地轉動,“扇葉”被反復磨洗得光滑锃亮。設備銘牌寫著“五軸銑削加工”幾個字,像扇葉的葉輪,正是空調內部核心精密部件。

比加工的這個核心部件更引人注目的,還是這台設備本身,分明地標著大大的“格力”。技術人員笑呵呵地介紹:“過去,我們生產空調的葉輪要從外面購進,現在,不但我們自己制造的葉輪達到很高的技術標准,而且就連加工葉輪的機床,也是我們自主研發制造的。”

“格力有這樣的發展,靠的是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對未來的目標有這樣的底氣,也是堅信創新的力量。”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中央大力推動創新驅動和全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格力的創新研發走上快車道。2012年至2017年,格力累計申請專利32178項,是過去21年總和的6.7倍﹔由此帶來的回報是,公司這5年的營業總收入、淨利潤分別是過去21年總和的1.9倍、4.2倍。

偉大的時代,必然是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珠海,一批具有同樣創新情懷的企業,共同編織著珠海現代化經濟體系。它們之中,不乏在細分領域掌握國際國內領先技術的隱形冠軍。

通飛公司在珠海研發總裝的大飛機“鯤龍”AG600,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將成為我國森林滅火和海上救援的“國之重器”﹔珠海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成功發射“珠海一號”衛星,成為中國首家獨立運營衛星星座並具備商業化運用能力的民營企業﹔珠海賽納打印公司自主研發了具有核心技術的激光打印機﹔聯邦制藥從技術跟跑者向領跑者轉型,成功研制並發售長效胰島素……

2017年,珠海實現生產總值2564.73億元,總量乍一看不大,但一算人均,在廣東僅次於深圳、廣州兩座一線城市﹔而作為衡量地區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478家,相當於每萬人擁有8.37家,高於深圳、廣州。

生態優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邊是青山蔥蘢,一邊是碧海微瀾,隔著一條彎彎、窄窄、長長的情侶路相依相偎。人在路上走,咫尺是山,足下是海,構成了一幅城市就在山海間的美景。

在海濱公園東側一個被當地人稱為菱角嘴的地方,有一塊直伸入海的狹長山石,情侶路在此處繞著山腳拐了個急彎。黃昏時分站在海角處,恰見落日將雲層照得金碧輝煌,並在海面洒下一條金燦燦的帶子。這幅美不勝收的圖景背后,其實有一段故事——

當地干部告訴記者,建設情侶路時,出於省錢考慮,起初規劃挖掉菱角嘴,讓這處海岸形成一條平緩的曲線。經過多次討論,市政府果斷決策,寧可讓情侶路繞一繞,也不要因建設而破壞了原生地貌和自然環境。

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大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改革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最終落腳在破解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上﹔而生態發展的成果,又為創新人才的引進、先進產業的發育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環境軟實力。這就是珠海一直以來走的並且還會繼續走下去的發展之路,這就是珠海式發展道路的內在邏輯。

清新通透的空氣、錯落繁茂的綠化、原生態的海岸灘涂,30多年來,珠海先后攬下國家園林城市、聯合國國際改善居住環境最佳范例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等一系列榮譽。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珠海堅守住藍天白雲、青山綠水的底線,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改革創新,在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道路上邁出了更堅實步伐。

珠海發展歷程中,有一家名叫金山的軟件企業,在珠海的綠水青山間書寫了一段科技財富的傳奇﹔如今的珠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成為全市干部群眾的廣泛共識和一致行動。展望未來,以生態文明新面貌引領經濟特區發展潮流,一個山海相擁、陸島相望、城田相映的美麗珠海呼之欲出。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24日 01 版)

(責編:馮人綦、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