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蘇姜堰推行村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聯督機制

讓村務監督遠離“燈下黑”

本報記者  姚雪青
2018年06月12日04:3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僅審核一份綠化工程合同,就為村裡省了3.5萬元!”日前,江蘇泰州市姜堰區張甸鎮張甸村黨支部書記任榮壽,對村黨組織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聯督機制贊不絕口。

  為解決長期以來村務監督容易“燈下黑”問題,姜堰區紀委2017年探索建立村黨組織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聯督機制,紀檢委員同時擔任黨組織副書記、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

  去年7月,姜堰區紀委的一份“微官微權微腐敗”專項治理行動總結材料顯示:2017年二季度,共排查發現村組黨員干部執行紀律不嚴、侵害集體和群眾利益等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107條,其中立案審查47人。“這47人中,竟然有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3人、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11人!”姜堰區紀委書記劉文來介紹,調研發現,村監會主任不是村黨組織班子成員,黨組織日常監督缺失﹔同時,村黨組織未配備紀檢委員,紀律監督缺位﹔此外,一些村監會成員年齡老化、業務不熟、責任心不強。

  很快,區紀委從加強黨內監督入手,推動全區262個村(居)配備黨組織紀檢委員,將黨內監督責任延伸至基層一線。去年9月底,區紀委將推進村務監督作為履行專責監督的重要內容,在張甸鎮探索建立村級黨組織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試點,並向全區推開。“經過實踐完善,村務監督逐步形成了制度鏈條。”張甸鎮黨委書記李伯群說,我們探索了村級會計集中委派、村級陽光財務“五個一”系統化監管、預算一村一晒單等制度,積極推行農村“三資”管理“制度+平台”新模式。

  按照這一新機制要求,村紀檢委員原則上由村黨組織副書記兼任,並經鎮(街道)紀(工)委牽頭考察后,由黨組織提名按規范程序擔任村監會主任,實行“三責一體”聯督機制,在村黨組織書記領導下,除了開展日常監督工作外,負責村監會全面工作,發現涉嫌違紀問題線索直接向鎮(街道)紀(工)委報告,並按鎮(街道)紀(工)委要求配合做好相關協查處置工作。

  這項新機制明確了村紀檢委員日常監督、紀律監督、民主監督三項職責,賦予了村紀檢委員知情權、審核權、詢問權、建議權4項監督權力。此外,為了讓村紀檢委員履責村務監督有章可循,區紀委建立健全了履責記實、派單督導、重大事項雙報告等11項工作制度,制定出台了村務監督“一卡通”、委派會計雙報告、異村交叉“小巡察”等7項配套制度,進一步豐富了村紀檢委員履責的監督手段和工作載體。

  在監管考核方面,姜堰區強化組織保障機制,嚴把入口關,規定對村紀檢委員的選拔任用,事先征求鎮(街道)紀(工)委的意見,統一建檔管理。特別是,區紀委專門出台挂聯督導“兩個責任”落實的工作制度,每月對各鎮(街道)推動村紀檢委員履職盡責情況進行專題督導和質效評估,對於工作滯后的,及時約談督改﹔對於能力強、素質高、成績突出的,優先選拔任用。

  “剛開始有些不習慣,覺得干什麼事都被盯著,慢慢就適應了。”張甸鎮沙梓村第一書記兼村黨支部書記劉林坦言,這既是一種監督,更是一種提醒和幫助。去年底,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平台數據錄入過程中,張甸鎮有9個村被所在村紀檢委員審核發現存在魚塘發包、店面出租、道路建設貼青補償等集體收入少報、漏報問題,核增集體資產10多萬元。

  據悉,自村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聯督機制全面推行以來,全區已有167個村的紀檢委員發現並上報各類違紀違規問題線索229個,成案35件,對項目建設、農村低保、村庄規劃、土地流轉等103個村務事項提議進行政策把關,叫停或糾正27項。

  “村紀檢委員‘三責一體’聯督機制,有助於破解過去村務監督弱化、紀律監督缺位、民主監督乏力等問題,有助於推動日常監督系統化、紀律監督全面化、民主監督立體化。”姜堰區委書記李文飆說。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12日 18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