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幸福感,在改革的春風裡成長

本報記者  盧澤華  孫  懿  彭訓文
2018年05月15日04: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幸福花開
  徐 駿作(新華社發)

  40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拂遍神州大地,歷史的嶄新一頁就此掀開,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在這翻天覆地的改革歷程中,人們的幸福感也在成長,為這一段不平凡的歷史寫下最生動的注腳。

  百姓更有獲得感

  “出了國才知道祖國的好。”這是最近出國旅游的張先生的深刻感受。在北京一家企業工作的他,帶著家人到國外旅游。在游玩時,張先生遇到一對來自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夫婦,他們到過廣州、武漢等城市,對中國高鐵、飛機、高速公路等發達的交通網絡羨慕不已。

  張先生說:“如今,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便利出行,道路幾乎延伸到每個自然村落。交通好了,老百姓才有更多機會走出國門,才能利用更廣闊的市場去追求更富裕的生活。”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實施的一系列自主擴大開放政策,讓老百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進入新時代,中國政府緊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有條件批准用於預防宮頸癌的疫苗上市、下調增值稅稅率、制定消費升級行動計劃……一系列主動擴大開放新舉措加速落地。

  “民生痛點在哪裡,我們擴大開放的重點就在哪裡,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要義所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

  民眾腰包鼓起來

  一聲汽笛長鳴,滿載著貨品的“義新歐”中歐班列從義烏啟程。3年多來,成千上萬種“中國制造”通過“義新歐”中歐班列一路西行,橫貫整個亞歐大陸。

  “義新歐”中歐班列從義烏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最終抵達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在這條全長1.3萬多公裡的鐵路線上,承載的是以義烏市場為代表的多個交易市場的小商品。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地處浙中的金華義烏卻將自己打造成為“買全球、賣全球”的聚寶盆,義烏不僅向著世界小商品之都的目標迅速邁進,還加快建設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義烏國際陸港。

  如今,越來越多的地方像義烏一樣,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脫胎換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也帶動了無數民眾收入水平的提升。40年前,年收入達到1萬元的“萬元戶”是人們心目中的有錢人,而今,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達25974元。在這些變化背后,是群眾們日益鼓起來的腰包和富起來的生活。

  打開機遇新窗口

  1988年4月26日,數萬名海口市民共同見証了海南省的成立和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誕生。30年彈指一揮間,對於面積隻有3.54萬平方公裡的海南島來說,卻是從封閉落后的邊陲海島一躍成為中國改革開放重鎮的歷史跨越期。

  而立之年的海南,是中國改革開放給人民帶來美好生活的一個縮影。40年來,中國從讓農民可以為自己而耕種、讓外國投資者的資本可以進入中國開始,到如今數千萬農民脫離貧困、村庄變成現代化大城市、高科技列車在大都市之間飛馳……這背后,正是改革開放在持續不斷釋放著政策紅利。

  站在40周年這個節點上,中國改革開放邁開了更大的步伐。近期,從擴大滬港通、深港通相關交易額度到允許外資控股合資券商,從取消抗癌藥等28項藥品進口關稅,到放寬汽車等行業外資股比限制……中國正在用實際行動展示新時代擴大開放的力度,以更高水平改革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打開機遇的新窗口,展現著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生活的決心。

(責編:馮粒、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