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然:青年立志做大事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他還告訴我們,“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能讓人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奮斗所到處,“青春恰自來”。
視察高校與青年學子面對面交流,給青年學子回信……習近平的教誨,在潛心科研的莘莘學子筆下深情書寫,在沙場操練的年輕軍人口號聲中嘹亮回響,在援邊支教的青年教師汗水中層層積澱,在深入基層的年輕工作者腳印裡落地生根。中國大地上,青年的風採與總書記的教誨同頻共振,並在新時代的大舞台上綻放出奪目光輝。
五四青年節之際,人民網精心策劃,推出特別策劃《青春恰自來》,展現新時代青年在習近平的鼓勵下不斷奮斗,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特別親切,總書記的叮囑我一直記在心裡”。
去年5月3日,習近平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並參加了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的主題團日活動。
習近平在學生活動中心參加民商經濟法學院本科二年級2班團支部開展的“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團日活動。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時隔一年,當時坐在總書記左手邊的王沛然同學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依然難掩激動的心情。
“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
王沛然清楚的記得,聽完自己的發言,總書記特意轉過身來面向他說,我很同意你的觀點,並引用了一句名言,告誡同學們“立志是一切開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
什麼是“立志做大事”?王沛然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真正的立志做大事。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正在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實習的王沛然深有體會:“在基層法院,很多時候我們處理是一些小事,這些小事或許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對當事人、對人民群眾來說,可能就是他們當下的一個很頭疼的大事。”
“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就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當代青年要樹立與這個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總書記的話語,讓王沛然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王沛然說,“從學校課堂到社會實踐,我鞭策自己不斷提高,讓自己盡可能的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同時,這種鞭策也讓自己不要忘記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學習,不要忘記自己以后的方向。”
“青春是厚積薄發這個詞當中的‘厚積’”
對於法大學子來說,總書記的到來,既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又是一份對青年人的諄諄囑托。
今年3月,王沛然所在的民商經濟法學院1502班團支部先后奔赴河南省蘭考縣和陝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開展實踐活動,從焦裕祿精神和總書記的知青歲月中汲取青年成長成才的精神力量。
青春是什麼?
面對這個問題,這個95后男孩的回答有著超乎年齡的成熟:“青春對我而言有兩方面。一方面,青春是厚積薄發這個詞當中的‘厚積’這一階段,就是讓自己儲備知識與能力、廣泛增長自己的閱歷、磨練好學習這種能力本身,就像總書記強調的那樣,青年處於人生積累階段,需要像海綿汲水一樣汲取知識。”
“另一方面,青春要充滿色彩。我覺得這個階段不光是要多學習,還應該多出去走走看看,更多的了解這個世界。”
去年,王沛然申請到日本、美國進行交流。走出國門,作為中國青年的代表,內心的使命感激勵著他奮發圖強。留學期間,他積極與世界各國優秀青年交流學習,課業上拿到了全A的成績單。(張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