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內蒙古額濟納旗孟格圖嘎查黨支部書記烏雲蘇依拉

她做過的好事數不清

本報記者  張  棖
2018年03月08日06:1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烏雲蘇依拉(右)走訪牧民家。
  資料圖片

  “烏書記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她做過的好事和善事數也數不清,她幫助過的人,就像草原上的羊群一樣多。”

  在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賽漢陶來蘇木孟格圖嘎查,提起黨支部書記烏雲蘇依拉,農牧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

  1997年,剛滿30歲的烏雲蘇依拉當選孟格圖嘎查黨支部書記。嘎查地處大漠戈壁腹地、常年干旱,牧民們當時人均年收入隻有2000多元。烏雲蘇依拉下定決心,一定要帶領大家走出一條致富路。

  上任沒多久,烏雲蘇依拉就不得不面對一項艱巨任務。由於長期過度放牧,當地生態環境變得十分脆弱,為了保護和恢復生態,盟裡實施“轉移發展戰略”,號召農牧民搬出草場。“大家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誰都不願離開,其中不少人對未來如何生活顧慮重重。”烏雲蘇依拉回憶說。

  “言教不如身教”,為了幫助大家消除顧慮,她帶頭響應政策,“作為黨的干部,你不帶頭誰帶頭?”於是,烏雲蘇依拉帶頭退牧還草、轉移轉產,深入每家每戶說政策、講道理,讓他們意識到生態惡化帶來的后果,同時組織大家到各遷入新區參觀學習。“當大家看到了搬遷轉移后生產生活的新希望,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不到兩年,我們嘎查就率先在全旗完成了搬遷轉移、退牧還草的工作。”

  搬遷轉移任務完成了,可是如何帶領群眾富起來,又成了擺在她面前的新難題。她再次決定以身作則。2005年,她在移民新區開辦了全旗首家蒙古族特色飯館——孟格圖飯館,並解決了20多名嘎查牧民就業問題。如今飯館年收入突破50萬元,對周圍群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先富起來的她,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將自己的經營經驗主動傳授給想發展第三產業的農牧民群眾,幫他們出主意、跑貸款、謀發展,多年來她累計為農牧民協調貸款2400多萬元。如今全嘎查已有39戶農牧民成功轉產轉業,從事餐飲、旅店、運輸等,年收入在6萬至20萬元之間,全嘎查人均年收入也達到了1.8萬多元,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富裕嘎查。

  無論大事小事,隻要事關農牧民群眾切身利益,烏雲蘇依拉都十分上心。

  為解決農牧民看病難問題,旗政府免費為偏遠牧民家庭配備了小藥箱及常備藥品,這本來是件好事,但有些牧民因看不懂藥品說明書,吃錯藥的情況常有發生。

  了解情況后,烏雲蘇依拉組織支部成員和嘎查裡有文化的年輕人,到重點牧戶家,對藥品進行講解說明並重新分類。由於每戶牧民家距離至少三五十公裡,她主動承擔了幾家50公裡外的重點戶,親自上門。“沒想到為了這點小事跑這麼遠,烏書記真是好人!”一位老人聽說她騎著摩托車從50公裡外趕來解決用藥問題,感動不已。

  烏雲蘇依拉帶頭啟動了牧民互相幫扶的愛心聯動工程。牧民金旗想建新羊圈,她就把1500元現金送到他手上﹔貧困戶才仁患病入院,她立馬為其交了近3000元的住院費﹔她還出資3萬余元,幫助嘎查4名貧困家庭大學生順利完成了學業。每年的“三八”婦女節,全嘎查的婦女姐妹們都能收到烏雲蘇依拉送去的祝福和禮物﹔她還為貧困母親發放配備愛心小藥箱、毛毯等日常生活用品……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孟格圖嘎查的鄉風文明建設越來越好,村民們互幫互助,其中由十幾名婦女組成的“巾幗志願隊”,為困難牧民干家務、洗衣服,送上貼心服務。

  同時,烏雲蘇依拉通過開展法律講堂、女性大講堂等形式,用蒙、漢兩種語言向農牧民宣傳黨的各項惠農惠牧政策。“在烏書記的宣傳教育下,大家的法律意識、環境意識都在提高,生活方式也越來越健康,喝大酒的人少了,打麻將的人也少了。”牧民布日格德說,“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現在嘎查裡30歲以下的年輕人基本都是大學畢業。”

  “能把苦水變成甘露的事,我們不去做就是失職。”烏雲蘇依拉常說,“黨的好政策不僅要會講更要會做。黨給的糧食,要通過基層黨支部,變成能吃的飯,隻有這樣才能體現出黨的溫暖。”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08日 17 版)
(責編:王仁宏、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