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廁所 大民生

![]() |
圖為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設置的第三衛生間。 |
今年夏天,比利時比中協會副主席麗娜·登格魯丹伊森游覽了中國的河北和山西。這次旅程中最令她驚訝的是景區廁所的變化。“以前很多旅游景區的廁所不僅少,而且比較臟。這次旅行讓我眼前一亮,廁所不僅多了,而且寬敞明亮,清掃得也很干淨。”
廁所建設看似事小,背后卻反映著國家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民眾生活質量不斷改善的大變化。
■ 總書記多年挂念
近年來中國各地廁所建設的加速,離不開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的關心。
2015年4月,習近平就“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抓“廁所革命”是提升旅游業品質的務實之舉。
近日,習近平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
實際上,讓老百姓用上更好的廁所,習近平已經挂念了40多年。
1973年3月,在陝西延安插隊的習近平到趙家河村駐點工作。據趙家河村村民趙勝利回憶,當年村裡第一個像樣的廁所就是習近平改建的。“習近平看這廁所太簡陋了,就自己動手從河裡挖石頭和土,在這前面壘起來。在中間隔了一道牆,分開了男女廁所。”
“總書記到農村來,看廚房,問雞問鴨,又問廁所。人民群眾生活他都關心。”江蘇省鎮江市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回憶起2014年習近平到自己家來調研時的情景,這樣由衷感慨。
■ 游客點贊景區變化
從業17年的導游王嘉楠對近年來旅游景區廁所的變化深有體會。“早些年有的廁所真是‘一驚二叫三跳’。而最近這幾年,帶團過程中明顯感到客人對衛生間的抱怨越來越少了。”
從前中國很多景區基本隻有蹲廁,這對外國游客來說是一個大考驗。如今,來自亞美尼亞的羅伯特告訴筆者,“現在北京的廁所大多都有馬桶,我覺得很方便,而且都挺干淨的。”來自德國的克裡斯汀則為北京市王府井大街上一個購物中心設置的“第三衛生間”豎起大拇指。“我覺得很有人文關懷,解決了父母帶著孩子進衛生間的問題。”克裡斯汀說。
很多景區的廁所還成為“別樣風景”,充當起了旅游的名片。在湖南岳陽,一座座風車式、木屋式、仿古型等造型美觀的旅游廁所,與周邊景觀融為一體﹔在內蒙古,驛站旅游廁所增加了民族元素和地方特色﹔在廣西桂林,蘆笛岩景區廁所設置了戶外觀景平台,讓游客在如廁時可休閑觀景……
據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介紹,下一步“廁所革命”的新3年行動計劃也將啟動:2018年至2020年,中國將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6.4萬座。
■ 農村改廁便利生活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鄉村的“廁所革命”也成效顯著。
河北省衡水市岳良村的村民過去習慣用旱廁,廁所和民宅連在一起。一到夏天,臭氣熏天、臟水彌漫。今年5月,當地政府開始動員村民將家中的廁所升級改造為干淨衛生的真空廁所。“為了讓老百姓認可這一先進技術,我們在村委會建了一個真空廁所的樣板間。村民們去參觀后,真正感受到真空廁所的優點。”衡水市冀州區美麗鄉村建設指揮部負責人陳文法說。僅僅半年時間,岳良村440戶人家就都安裝上了簡潔型真空馬桶。
各地改廁成功的農戶越來越多。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已達80.3%,東部一些省份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0%以上。湖南省衡陽市高田村村民單竹鄉家,也在去年新建了寬敞明亮的新廁所。“能好好在廁所洗熱水澡,家裡孩子大人都開心。有客人來了,也顯得干淨多了。我們農民的生活越過越好了!”單竹鄉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