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二手商品交易,誰來把關?(雲中漫筆)

彭訓文
2017年11月29日08:2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險象”迭生
  新華社發

如果您現在手上有一件商品,半新不舊,如雞肋般“棄之可惜,食之無所得”,該如何處理?有人或許會把它拿到“跳蚤”市場或者二手市場去賣,有人則順手用手機拍張照片,放到網絡二手交易平台等待買主。如今,后一種方式已成為流行趨勢。

根據西方國家經驗,當一個國家的國民人均收入跨越1萬美元時,二手市場將得到快速發展。隨著中國經濟水平逐年提升,消費浪潮開始興起,中國人的消費水平開始快速增長,很多商品的消費周期也越來越短,處理這些半新不舊的閑置商品資源成了難題。

這方面,直接連接買賣方市場兩端的電商平台,如閑魚、轉轉和愛回收等開始受到資本青睞。由於線上二手交易市場所需成本低,也不需要佔用交易場地和大量人力成本,因此成為承載二手交易市場的絕佳解決方案。而助推這些電商平台生長的資本市場所看重的,則是二手商品交易市場目前千億元級別的市場規模和未來成倍的增長潛力。一個明証是,阿裡巴巴近日宣布將在百城投入10億元,用於推動其二手交易社區的建設、實名認証等。

不過,與網絡交易低成本相對應的,是電商平台目前的低收益。平台方出於收益壓力,隻得設置簡單的交易規則,降低交易門檻,以吸引更多人群進入,擴大交易規模。這樣做的結果是造成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稱,假信息大行其道,進而損害消費者利益。這對平台來說往往是致命的。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買家在某電商平台被騙過一次后,還會繼續使用這個平台進行交易。

如何解決目前線上二手交易市場面臨的這種現實矛盾?提升買賣方的信任度十分重要。例如,轉轉通過出具商品的檢測報告來解決買家關心的質量問題。電商平台中國二手車城則自主研發了一套二手車價格評估系統,並通過評估師對交易車輛進行公平、合理、客觀的評估,提出意見供買賣雙方參考。這些措施都極大提升了平台的可信度和權威性。

當然,提升賣方的進入門檻也很必要。這需要平台制定更為嚴格的質量把控規則,並規范交易流程。隻有買方獲得良好的交易體驗,才能培養出消費習慣,整個市場規模才能得以擴大。

總之,在連接買方與賣方的過程中,電商平台的作用不僅僅是信息提供者,更應該是信息把關者。隻有這樣,線上二手交易市場才能越來越興旺。

(責編:郝莉曼(實習生)、章斐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