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彰顯民族自信 展示國際擔當

習近平主席十九大后首次出訪引熱議

本報記者 楊俊峰
2017年11月17日08:2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在老撾首都萬象,身著老撾傳統服飾的女孩在塔鑾前跳舞。塔鑾是老撾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偉,金碧輝煌。
  劉艾倫攝(新華社發)

越中友誼宮是中國政府援助越南的大型文化工程項目,位於河內西南部開發區。投入使用后,將成為越南舉行慶典、外事禮儀接待、中越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新華社發)

11月10日至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越南峴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越南、老撾進行國事訪問。

習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出訪振奮人心,在網上掀起了輿論熱潮。網友們紛紛為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打CALL”,為習近平主席在外交場合自信而大氣的領袖風採點贊。

大國外交新征程廣受關注

習近平主席十九大之后的第一次出訪,翻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篇章。此次訪問,也備受各界關注。

11月11日,央視網發表文章,引用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兼亞太地區副主席李晶的話稱:“可以說在APEC議程上,中國經歷了從旁觀者到領導者的轉變。”李晶認為,中國是亞太經合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更在多個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方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這包括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支持互聯網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加強互聯互通等方面”。

11月13日,中國青年網轉發“國際在線”文章《三個關鍵詞,看懂習主席“四點倡議”如何助力亞太發展》。文章指出,11月1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越南峴港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順應大勢,勇於擔當,並提出實現亞太更大發展的“四點倡議”。 其中的深意與亮點,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關鍵詞上:開放、創新、共享。

11月14日,新華網刊發名為《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出席APEC會議並訪問越南、老撾》的文章,引用了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的話對習近平主席此行進行解讀。王毅說,習近平主席此次出席APEC會議並訪問東南亞社會主義鄰國,面向世界權威宣示中國發展道路和執政方略,立足周邊踐行親誠惠容與合作共贏理念,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展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新氣象、新作為、新貢獻,實現了十九大后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出訪的成功開篇。峴港APEC會議在世界和亞太格局發生深刻調整背景下舉行,中國作用備受矚目。習近平主席在會上高舉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旗幟,力推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倡導亞太伙伴關系精神,發揮了穩航舵、引方向、定基調的“主心骨”作用。

國家主席非凡氣度引發熱議

“應該為有這樣一位領導人感到自豪”。

這是11月11日,光明網發表的署名文章,文中稱,10日下午,越南峴港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現場座無虛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講,讓所有與會者感到振奮。演講中,習主席多次談到如何脫貧致富這個話題,當習主席庄嚴承諾讓所有中國貧困人口脫貧時,現場掌聲最久,喝彩最多。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一位女代表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反復問記者:“13億人全部脫貧,這可太不容易了。我期待著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

習近平主席亞太工商峰會主旨演講之后,央視網發表了題為《習近平APEC“金句” 為實現亞太共同繁榮貢獻中國智慧》的文章。文中總結說,習近平主席在談發展時說,發展之路沒有終點,隻有新的起點﹔在談趨勢時說,改革創新成為各國化解挑戰、謀求發展的方向﹔在談方案時說,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在談行動時說,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關鍵在於全面深化改革。

11月15日,人民日報“夜觀天下”做了《精彩瞬間 動人故事——回望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后首次出訪》融媒體產品,以視頻講述加文字報道的方式,講述了習近平主席出訪的細節,其中有一個故事令人印象深刻。11月10日,習近平出席越南峴港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演講。習近平進入會場前5分鐘,大部分嘉賓都已站起來。當主持人宣布習近平即將進入會場時,人們齊刷刷地將手機舉過頭頂,准備記錄這一重要時刻。從會場后方的記者席看過去,整個會場霎時變成了手機的海洋。由此可見,國際社會對習近平主席人格魅力的欣賞和尊重,以及對中國聲音的期待是很高的。

11月13日,中新網發表題為《在老華僑華人熱議習近平訪問老撾:冀兩國合作更上一層樓》的文章。“我們期待在習近平主席訪問老撾之后,老中合作能更上一層樓。”在文中,老撾中華總商會執行會長姚賓這麼說。老撾中華總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彭正華認為,在老的華僑華人、中資企業員工都期盼著習近平訪問老撾。“當前,兩國關系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我們相信,此訪一定能取得豐碩成果,兩國的合作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愛國自信匯成網上強音

十九大之后習近平主席的第一次出訪,激發了網友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獲得廣泛好評。

網友“燕山之石”說,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大之后的首次出訪,展示中國style,促進睦鄰邦交,主旨演講有深意!

網友“楊再昌”關注到習近平主席的演講:“習近平主席的演講,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誠感人,高遠意深,體現中國風格,彰顯中華文化,弘揚和平合作、友誼進步的世界發展主旋律!”

網友“想你所想”從中國夢的角度出發做出思考。他說,實現中國夢的過程必將為周邊國家帶來更多機遇。在此背景下,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當其時。

網友“多樂橘子”則認為:“中國的發展將惠及世界,惠及鄰國。”

網友“查理高爾夫”說,習近平主席強調“改革”,意在表示亞太區域各國都面臨著要調整、要改革、要加強金融體系建設等共同的責任,都要通過非常艱難的改革。

網友“鄒建昭”對此表示認同,他說,習近平主席對改革的認識很透徹,惟其艱難、才顯勇毅,更顯彌足珍貴。

網友“J佳L樂”則做了回顧,他說:“看到這次習近平主席出訪的風採,讓我想起習近平主席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時,演講中提到‘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這不僅是一種對國家發展過程的認知,也是對人生旅途的凝練概括。”

網友“張蘊嶺”說,習近平主席的發言傳遞了合作、開放、改革信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的自信和開放,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責任和擔當,“此生不悔入華夏,我為我的祖國感到自豪!”

(責編:郝莉曼(實習生)、申亞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