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熱議美麗中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18日,當習近平總書記堅定有力的號召響徹人民大會堂,一幅卓然壯美的美麗中國畫卷由此徐徐展開。
五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正加快形成﹔能源資源消耗強度大幅下降﹔森林覆蓋率持續提高﹔國土空間開發得到整體謀劃﹔生態環境治理明顯加強﹔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當晚,電視連續劇《青戀》登錄央視一套黃金檔。這個講述浙江湖州地區85后創客回鄉下創辦生態農庄的故事濃縮了五年來全國上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無數實踐與努力。
五年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環境改善民生,青山蘊含美麗,藍天映襯幸福。十九大會場內外,來自全國各地的黨代表相繼傳來佳音,共同拼畫出五年來中華大地上山變綠、水變清、天變藍的變革畫卷。
長江邊,“我們小時候的藍天白雲、清水綠草都回來了。”江蘇省張家港市長江村黨委書記郁霞秋代表說。
三江源頭,草原上的孩子們將廢棄的飲料瓶撿起來,串成一串,戴在脖子上,回家后集中扔到垃圾回收點。玉樹藏族自治州委書記吳德軍代表拿著照片向大家描述“最美童心生態項鏈”。
長白山上,“保護區生態系統得到全面恢復,野豬和狍子的種群數量分別增長30%和26%,比熊貓還要珍貴的中華秋沙鴨得到了全面保護。”長白山黨工委書記王子聯代表介紹道。
城市裡,有著20多年駕齡的寧波公交車“老駕駛”陳霞娜代表開上了清潔能源公交車。“路上冒黑煙的公交車越來越少了,空氣質量更好了,市民也更願意選擇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車出行了。”她說。
鄉村中,“村前村后、山溝河道裡隨處丟棄的生活垃圾不見了”“不需要監督,家家戶戶主動定時定點將垃圾送至回收點。”浙江賀田村黨支部書記勞光榮代表說。
五年來,伴隨著環境轉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深入千家萬戶、婦孺皆知。
作為習近平“兩山”理論的發源地,浙江湖州安吉縣曾走過“隻要金山銀山,不要綠水青山”的邪路,也走過“以為綠水青山會自動變成金山銀山”的消極保護的彎路。
“這些年來,我們始終把生態環境的優勢不斷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和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優勢,不斷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去年年底,一二三產的產業比達到8.2:44.4:47.4,實現了“3、2、1”的產業結構。”浙江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代表在18日黨代表通道上向中外記者介紹道。
面對煤礦儲量逐漸枯竭,過去的發展模式受到挑戰,江西省能源集團公司安源礦區下決心改變這一局面,如今礦區可綠化地段綠化覆蓋率超過85%,煤礦廢水重復利用率達90%。來自安源煤礦採掘二區的採煤大工張來清代表說:“這一切,讓我深刻體會到綠水青山的的確確可以給經濟帶來新產業、新活力。”
回應時代: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習近平作報告時的這一重大判斷如撥雲見日,直面本質。
廣東省惠州市委書記陳奕威代表從中讀到了未來工作的著力點。“把‘美麗’列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本特征,強化了綠色發展的分量。這和報告中對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表述是一脈相承的。”
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張光峰代表說:“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就是優質的生態產品和優美的生態環境。”
“工作和生活在河北的人,對於藍天更是有一種渴望。”河北唐山祥富裡社區黨總支書記兼居委會主任陳林靜代表有著切身體會。
全面小康,不僅是“金山銀山”,更是“綠水青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生態文明建設就是要打贏污染防治的攻堅戰。
克難攻堅,玉汝於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離不開堅若磐石的定力與決心。
“治理冬季大氣污染,會不會影響經濟增長?”面對外國記者的提問,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代表回應,治理大氣污染對一些高污染企業的收益肯定會產生一定影響,但對加快建設生態文明的全局來說是必需的,對整個經濟增長的影響也不會很大。
環保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干杰代表也在23日的發布會上表達了“既打攻堅戰,又打持久戰”的決心。他特別強調,中央環保督察行動一定會堅持下去。
“不回避、不退縮。”北京市延慶區委書記、區總河長李志軍代表決心鄭重。據介紹,作為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延慶717.7公裡的河道已實現三級河長制全覆蓋。“一定打好決勝期的攻堅戰,通過‘河長制’實現‘河長治’,給百姓一個山清水秀的全面小康。”
踏上征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跨越生命周期,站在歷史的高度,報告對新征程路上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提出要求:“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江西要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現綠色崛起。”江西省委書記鹿心社代表從中看到了中部地區趕超發展的機遇。“一是做好科學規劃,守住生態紅線、水資源紅線、土地資源紅線三條紅線﹔二是深入開展了淨水、淨土、淨空三大行動﹔三是強化工程保障、制度保障、機制保障三大保障。”江西省長劉奇代表補充道。
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離不開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的支撐與保障。
面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和崛起趕超的壓力,“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是一項全面、系統的工程,等不得也等不起。”四川省廣安市委書記侯曉春代表的話語中充滿了緊迫感,“要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導向,把發展綠色經濟的社會共識轉變成法律意志,把強烈的群眾意願化為具體的政策措施。”
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保護好青藏高原就是對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最大貢獻。“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建設並重。”來自“西藏江南”的林芝市委書記馬升昌代表結合區域特點給出了制度層面的保障方案:“嚴格執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全面落實河長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自治區政府‘一支筆’審批和環境保護‘一票否決’制,‘三高’企業和項目零審批、零引進,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與生態破壞。”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保護生態環境作出我們這代人的努力!”站在歷史的交匯處,習近平總書記發出了總動員令。
“我們要為美麗中國留下我們的印記,做出我們的努力!”來自景寧畬族自治縣大漈鄉的藍景芬代表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人民日報記者郭舒然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