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實現夢想的熱土
我國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調查研究)
人才流動有其自身規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發達經濟體佔據產業鏈高端,人才等全球優質資源曾經長期向發達經濟體聚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綜合國力與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對人才的吸引力越來越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一些發達經濟體的發展陷入困境,而我國經濟始終保持持續健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選擇將中國作為實現自己夢想的熱土。
為了更好了解中國各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的發展水平,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和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從國際人才規模、結構、創新、政策、發展和生活六個方面,對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進行整體和分區域評估,編寫了《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報告(2017)》。這一評估是在充分吸收借鑒國內外人才競爭力研究經驗、獲取權威數據的前提下進行的。評估結果顯示,上海、北京、廣東和江蘇成為國際人才競爭力總分較高的區域。這4個地區以經濟發展、產業創新、國際合作和開放包容等整體優勢,組成中國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的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由其他東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發展較好的省份組成。
研究發現,近年來人才流動的方向正在發生趨勢性改變。許多原來離開中國到海外謀求發展的人紛紛回國,帶回國際化知識、專業技能和人際關系網絡。根據教育部數據,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約54.5萬人,留學回國人員約43.3萬人,回流率達到79.43%。人才回流所帶來的人才紅利,成為我國未來發展的優勢之一。此外,我國發展對其他國際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不斷增強。例如,海外華僑華人有6200多萬,其中專業人士接近400萬人,他們廣泛分布在教育、金融、高新技術等行業,很多人已經成為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高級管理人才。近年來,他們中的不少人選擇在中國創業安家。
我國之所以能匯聚眾多國際人才,與我國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密切相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重視人才隊伍建設。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要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進人才,不求所有開發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為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充分開發利用國際人才資源,主動參與國際人才競爭,我國制定了相關政策措施,完善海外人才引進方式,為其出入境、就業居留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比如,2016年,公安部分別推出支持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的10項出入境政策措施和支持廣東自貿區建設及創新驅動發展的16項出入境政策措施。隨著各地吸引國際人才新政的實施,我國國際人才引進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當然,為進一步增強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我國還有許多工作需要不斷改進提高。比如,進一步加強引進國際人才的頂層設計,設立專門的國際人才管理機構﹔加強政策可操作性,持續發揮國家創新區域在引進國際人才方面的引領與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探索城市群國際高端人才共享模式﹔進一步加強城市軟實力建設,從自然環境、城市文明和生活配套等方面提升區域國際人才競爭力水平﹔建立國際人才合作組織,打造國際人才協調服務專業平台﹔等等。在科學人才思想和有效工作舉措推動下,我國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必將全面增強,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作者為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國務院參事)
《 人民日報 》( 2017年10月23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