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基層的中國共產黨年輕黨員代表及主持人(左一),在記者會后合影留念。(人民網記者李彤攝)
人民網北京10月9日電 (記者李彤)這是一場活潑生動的記者會——在黨的十九大召開前夕,國務院新聞辦發布廳迎來了9位來自基層的中國共產黨年輕黨員代表,分享年輕黨員的夢想與追求。在交流互動中,年輕黨員抒發了共同的心聲,“將個人理想與追求向國家民族命運看齊,用實際行動闡釋黨員信念”。
“將個人理想與追求向國家民族命運看齊”
這9位年輕代表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在不同的領域默默耕耘,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稱謂“中國共產黨黨員”,是什麼力量吸引著他們投入黨組織的“懷抱”。
“扎根蒼茫大地,深愛熱土家園,永恆的身影和微笑,是如此輝煌和平凡。”講述老一輩科學家扎根西部、忘我奉獻的話劇《馬蘭花開》,給來自清華大學的黃成極大觸動,在她心中種下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種子。本科畢業后,90后的黃成暫緩攻讀金融碩士,加入支教團隊到青海湟中縣支教一年,也是在那一年她從預備黨員轉正。
在記者會上黃成說,“年輕黨員應將個人理想追求向國家民族命運看齊,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業。”
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講師徐川,在其微信公眾賬號發布的《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一文,累計閱讀量超過百萬。“在我的身邊有很多這樣的黨員,他們做驚天動地事、當隱姓埋名人,榜樣的力量是我加入黨組織的重要原因。”
他介紹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有近一半學生投身於國防和軍工事業,“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祖國的人,記住那些奉獻於祖國的人”,這已經成為年輕學子的信仰、使命和召喚。
“實干才能夢想成真 用行動闡釋黨員信念”
實干才能夢想成真,立足自身崗位用行動闡釋黨員信念,是對基層黨員提出的現實要求。
藏族青年尼瑪江村在2013年被選派到西藏昌都市察雅縣雪東村工作,當初的青澀小伙如今變成了獨當一面的基層黨員干部。三年來,他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健全村規民約、成立勞務輸出協會、帶領村民修公路……到2015年,全村實現增收150萬元,人均增收2000余元,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25萬元。
在尼瑪江村背后,有這樣一個群體——“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他們戰斗在脫貧攻堅一線,那裡沒有硝煙,卻軍令如山。“五年時間村民人均收入增長了10倍以上,雪東村實現了從貧困村向示范村的轉變。而這只是全國脫貧開發工作的一個縮影,正是千千萬萬在貧困鄉村夜以繼日默默奉獻的基層黨員,讓全面脫貧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尼瑪江村說。
在70后黨員陶建偉辦公桌上,豎立著“發揮黨員作用,立足崗位實現百姓乘梯平安夢”的紅色標牌,他一直工作在電梯安裝維修和研發應用一線,練就了“望、聞、問、切”的技術絕活,被譽為“電梯醫生”。
在記者會現場,陶建偉說,由他參建完成的900余台電梯,一次交驗合格率100%,創造了2.8億元產值。“用青春、汗水與智慧展示新時代國企藍領技術工人風採,是我作為基層黨員的不懈追求。”
港珠澳大橋的控制性工程是我國建設的首條外海沉管隧道,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被譽為工程界的“珠穆朗瑪峰”。
作為工程的參與和見証者,高紀兵在記者會上說,在技術攻關的日子裡,團隊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常規需要三年的外海沉島建設,其中黨員骨干立足崗位,為黨、為國家、為人民的事業綻放出了光彩,發揮了關鍵作用。“目前,工程正處於收尾階段,任務依然艱巨,在現場堅守了7年的4000多名建設者們日夜兼程,我們有信心確保大橋如期通行。”他說。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市場主體創新步伐堅實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指明了方向。“十三五”以來,在一項項惠企政策、改革措施推動下,市場主體實力越發雄厚、活力更加充沛。 【詳細】
【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共享發展,民生改善奔小康 高質量發展,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全力醫治患者拯救生命、兜牢民生底線?扶貧產業是否落地生根、易地搬遷群眾能否穩定就業?改革發展成果怎樣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總書記在國內考察中訪民情、察民意、問民生,殷殷囑托和深切關懷體現了大黨大國領袖真摯的人民情懷。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