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重頭戲,攻堅是關鍵詞
公安改革 惠及億萬群眾(砥礪奮進的五年·全面依法治國)

“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了”“老百姓異地辦理身份証不用來回奔波了”“一些長期無戶口的人可以登記戶口了”……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幾句話,言簡意賅勾勒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給廣大群眾帶來的滿滿獲得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部署,扎實推進公安改革。如今,公安改革“1+3”意見方案確定的改革任務已完成過半,一些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取得重要突破,有廣泛社會影響的改革亮點紛呈,人民群眾對切身感受到的新變化交口稱贊。
出台多項便民利民的實招
6月20日,備受關注的機動車號牌管理改革正式啟動。全國統一實施互聯網選號、隨機選號范圍擴大至“20—50選1”,部分地區還開始應用統一的號牌選號系統,讓選號更公開更公正。
便民利民的改革“紅包”遠不止於此。兩年多來,改革藍圖變成了具體可行的方案,變成了觸手可及的現實。
——上戶口,更有尊嚴。出台《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對解決無戶口人員問題和戶口登記管理工作立下了“規矩”: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切實保障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基本權利。
——考駕照,更加公正。繼《關於加強和改進機動車檢驗工作的意見》推出18項車檢改革新政后,小汽車自學直考、自主報考約考、異地考試辦証等一系列涉及車檢、駕考改革舉措精准落地。
——辦証件,更加方便。居民身份証異地受理、挂失申報和丟失招領,不僅讓無數生活在異地他鄉的人們不用再來回奔波, 還通過建立在身份信息基礎上的信息共享,引發其他很多異地政務服務舉措的出台。
——出入境,更加高效。從簡化申辦手續、便利居住証持有人申辦,到完善出入境窗口服務機制、推進簽証便利化,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上証件,讓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再是夢。
——開証明,不再“任性”。向“奇葩証明”開刀,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証明過多過濫問題,公安部明確,不再開具18種証明材料,並著手研究制定規范派出所開具証明的工作意見。
公安改革既是惠民的改革,也是惠警的改革。深化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創新,深化警務體制改革創新,人民警察分類管理、招錄培養、職業保障和警務輔助人員管理制度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從嚴治警、從優待警正一步步落到實處。
啃下多個難啃的硬骨頭
和其他改革一樣,一些深層次問題成為公安改革路上難啃的硬骨頭。
改革,就要迎難而上。從戶籍制度改革意見和居住証暫行條例“雙落地”,到出台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再到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確立,中央“破冰”戶籍制度的堅定決心,清晰可見。
改革,就要打破發展瓶頸。為著力推進法治公安建設,公安機關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執法問題,突出“規范權力”與“強化責任”。從改革完善受案立案制度,修訂完善涉案財物管理,到執法質量考核評議,制定執法過錯責任追究規定,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執法活動、每一起案件辦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改革,就要攻堅歷史欠賬。2014年以來,公安部持續開展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3年來,全國身份証號碼重號人數由171萬個減至8個,身份証號碼的唯一性目標基本實現,目前已基本解決戶口登記的錯重假問題,並建立健全了常態監管機制。
改革,就要直面利益調整。駕考改革一改過去駕校包辦報考的做法,推進駕考社會化,推出私家車6年內免檢、省內異地檢車、預約檢驗等18項舉措,特別是禁止下屬單位開辦車檢機構。“隻要能最大限度地方便群眾,再大的利益也得剝離,再多的麻煩也得自己承擔,再難的堡壘也得攻堅下來。”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說。
曾經,外國人申請在中國永久居留的門檻較高。2016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外國人永久居留服務管理的意見》。僅2016年,公安部就批准1576名外國人在華永久居留,較上一年度增長163%。2017年6月,公安部開始簽發新版外國人永久居留証,讓更多人的跨洋夢得以實現。
創新驅動公安改革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在公安改革的進程中,“創新”始終是重頭戲。
“科技創新”是公安改革最澎湃的動力。近年來,以大數據、雲計算應用為代表的科技信息化創新應用在各級公安機關蔚然成風,讓打擊犯罪、治安防控邁向精准化、凸顯預警性。同時,各地公安機關紛紛搭建網上“民生服務平台”,實現戶政、治安、出入境、交管等業務全流程在線辦理。其中,僅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台就提供10大類130余項在線服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制度創新”是公安改革最根本的保障。如何盤活警力存量,如何探索警力隨著警情走的警務管理機制?推動巡處一體化、實行動態勤務、網格化管理、成立視頻偵查專班……面對社會治安復雜形勢,公安機關努力破題。在健全完善“統一高效、職能科學、結構合理、保障有力”的公安機關管理體制的改革思路下,各地各級公安機關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優化內設結構、調整警力資源,讓有限警力發揮出更大效能,呈現出鮮明的體制革新特點。
“主體創新”是公安改革最持久的力量。尊重民警首創精神、鼓勵民警動腦干活、公正評價民警績效,近年來,各級公安機關在警營生態建設中堅持“以人為本”,為激發民警潛能、實現人生價值搭起閃亮舞台。2016年4月,全國公安機關改革創新大賽全面啟動。8個月時間,10萬民警踴躍參與,8000個創新項目掀起“頭腦風暴”,公安改革的頂層設計轉化為基層民警立足崗位的創新實踐。創新,以“別樣的忠誠”,為公安改革匯聚起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 人民日報 》( 2017年08月28日 01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