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中國扶貧成就彰顯中共領導力

盧澤華
2017年07月24日04: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過去10年,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今年年初,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這樣評價“中國式扶貧”。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在中共的領導和全社會的努力下,4年多來中國有5564萬貧困人口擺脫貧困。“中國式扶貧”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舉世罕見。

  “中國式扶貧”為何取得如此豐碩成果和廣泛贊譽?這與中共強力高效的領導能力密切相關。這種領導能力的形成並非一日之功,而是源於長期積累而來的政黨優勢。

  首先,密切聯系群眾的路線優勢,這是中共展現領導力的民意基礎和決策指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群眾路線是中共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的基礎和前提。“中國式脫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扎根基層、定點把脈、精准滴灌、靶向治療,結合各地群眾的實際需要,狠下“繡花”功夫。如今,全國各地紛紛為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准確識別,從而讓政策紅利更精准、更公平地惠及廣大貧困群眾。同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特點,各地黨組織推出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金融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等一系列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的扶貧策略。這些接地氣的扶貧措施,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生動體現。

  其次,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這是中共強大領導力和執行力的來源。堅持政府主導戰略,確定開發式扶貧方針,構建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扶貧模式,實行“五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責任制,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扶貧……如今,一套具有中國特色、行之有效的脫貧攻堅責任體系、政策體系、投入體系等具備四梁八柱性質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在這樣的政策框架中,之所以在貫徹執行上能確保全國一盤棋,關鍵在於中國走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中共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沒有中共各級黨組織的這種議而能決、決而能行的領導力和執行力,這些頂層設計就會成為空中樓閣。縱觀全世界,再無其他政黨具備中共這種凝心聚力的領導能力。

  最后,求真務實的思想優勢,這是中共在領導扶貧工作中實效性和權威性的有力保障。中國不搞數字脫貧、形式脫貧、虛假脫貧,而是本著實事求是的作風,找根源、重實效、看長遠。一方面,中共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滌蕩“等靠要”思想,撬動貧困人口精氣神,形成“造血式”扶貧機制,讓脫貧攻堅落到實處。另一方面,中共敢於正視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問題。伴隨中國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推進,中共在扶貧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國務院扶貧辦組織的各地對2016年脫貧真實性自查自糾中,245萬標注脫貧人口重新回退為貧困人口。而7月份,針對中西部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脫貧攻堅督查巡查也將陸續展開。

  歷史經驗証明,脫貧攻堅越往后成本越高、難度越大。目前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僅剩3年多時間,全國尚有4000余萬貧困人口,中國脫貧攻堅工作重點也將落在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等深度貧困地區。“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面臨這場硬仗中的硬仗,中共必將繼續發揮自身優越性和領導力,在扶貧考卷上寫下經得起歷史檢驗、令群眾滿意的答案,確保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責編:袁勃、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