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轉變發展方式 調整經濟結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唐山 變中積蓄新動能

本報記者  徐運平  楊  柳
2017年07月24日04: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一年前的7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唐山時提出了“三個走在前列”——“爭取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使這座英雄城市再創輝煌。”為唐山轉型升級描繪了清晰的路線圖。

  “如果說‘三個努力建成’(努力把唐山建成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窗口城市、環渤海地區新型工業化基地、首都經濟圈重要支點),是唐山過河的任務,那麼‘三個走在前列’,就是過河的橋和船。”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書記焦彥龍說。

  一年來,按照這張路線圖,唐山在“三個走在前列”之路上砥礪前行——由要素投入增長型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資源依賴型發展向沿海開放帶動轉變,唐山新的經濟發展版圖日漸明朗。今年一季度,唐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47.1億元,同比增長6.8%。1至5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1590.9億元,同比增長5.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2.9億元,同比增長7.6%。

  唐山,這座英雄城市,正在奮力書寫轉型升級嶄新答卷。

  兩個轉變

  向沿海開放 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

  今年5月6日,來自巴西的“北京海”號40萬噸級大型船舶乘風破浪,泊靠在唐山曹妃甸港。“這是能駛進渤海灣最大的船舶之一,曹妃甸港區常年不凍不淤,巨輪進港靠泊已成常態。”曹妃甸港礦石碼頭股份有限公司調度指揮部部長劉健說。

  受益於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政策紅利,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來到曹妃甸。目前,曹妃甸已簽約北京項目14個,總投資745億元。北京曹妃甸國際職教城計劃在曹妃甸投資380億元開展職業教育,北京景山學校曹妃甸分校,北京安貞醫院、婦產醫院曹妃甸合作醫院等已陸續開學、開診。

  另一個沿海經濟的熱點區域——海港經濟開發區也發展得如火如荼。一季度,海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97億元,同比增長9.6%。

  唐山還努力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投入增長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陸續出台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創新型唐山、鼓勵“雙創”的實施意見及支持企業科技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等一系列政策。

  在唐山高新區龍華道上,一排排LED燈形成新穎美觀的風景。唐山達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任毅恆與其團隊發明了電磁振動葉片式散熱裝置。“公司從接洽到落地僅用了20天。不到半年,在這片創業熱土上,我們的創業成果就落地生根。”任毅恆說。

  在創新政策激勵下,唐山各類市場主體由2014年的30.2萬戶增長到2016年的42.4萬戶,規模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972家。

  一去六增

  去除過剩產能 壯大實體經濟

  偏重的經濟結構曾讓“唐老大”不堪重負,轉型升級遲遲找不到突破口。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如何破題?唐山將調整經濟結構細化為“一去六增”:去產能,增新興產業、臨港產業、城市經濟、傳統產業活力、園區經濟、現代農業。

  今年6月,唐山開展“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集中行動,共封停4家企業的3座轉爐、4座高爐。至此,唐山今年已化解煉鋼產能467萬噸、煉鐵產能381萬噸。

  去除過剩產能,騰出發展空間,唐山做大做強實體經濟有了新動力。

  今年4月5日,唐山“惠達衛浴”在上海証券交易所挂牌上市﹔5月27日,唐山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啟動特種機器人國家級研發中心及產業化基地項目,達產后可年產特種機器人1.5萬台﹔6月15日,總投資150億元的灤南(北京)大健康產業園集中簽約,同仁堂等24家北京保健品企業在唐山落戶。

  今年1至5月,唐山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0.3%和7.6%,均快於投資平均增速,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768.6億元,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7.3%。

  與此同時,裝備制造業逐步成為唐山拉動工業經濟增長的“領頭羊”。2016年唐山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609.18億元,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高於鋼鐵行業0.9個百分點。唐山的臨港產業、城市經濟、園區經濟、現代農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發力改革

  優化產業結構 補齊發展短板

  唐山推進改革的思路愈加明晰——改革的核心,就是調優結構﹔改革的手段,更多要靠市場。

  唐山津西鋼鐵將主攻方向放在科技含量更高的型鋼產品,高附加值產品比例已達60%,型鋼產品出口量連續六年位居全國第一。

  從鋼鐵行業跨界到生物領域的唐山英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已擁有北京、長春2個研發中心,並同2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協議。

  一季度的三次產業比重為5.8︰59.2︰35.0﹔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第一、第二產業之和,達到50.4%……唐山產業結構正在實現由“重”向“輕”的歷史性轉變。

  在以改革推進結構優化的同時,唐山還在努力補齊生態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短板。

  唐山南湖,因採煤塌陷一度垃圾遍地、蚊蠅橫飛。經過多年治理,如今水清林茂、風景怡人,2016年更成功舉辦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優化服務的同時,唐山亦著力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度建設,行政權力由4227項削減到1767項,精簡比例達到58.19%。

  一手抓結構優化,提升企業活力﹔一手抓行政效率,補齊發展短板。在這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唐山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正在蓄積更加強勁的發展新動能。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24日 06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