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責任感的大國外交之旅(鐘聲)
習近平主席的俄羅斯、德國之行,為國際形勢亂局注入了穩定性,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建設性國際形象
7月3日至8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德國進行國事訪問並赴漢堡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二次峰會。這次重大外交行動,提升中俄戰略協作和務實合作水平,推動中德關系和中歐關系新發展,開啟全球經濟治理新動能,取得了圓滿成功。
“中國是有責任感的大國”,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約翰·科頓做出的評語,頗能代表國際輿論對習近平主席此次俄羅斯、德國之行的感受。當前,世界格局正處在一個大調整大變革時期,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多。在此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推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俄關系、中德關系以及中歐關系取得新發展,推動作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的二十國集團繼續發揮作用,無疑為國際形勢亂局注入了穩定性,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建設性國際形象。
中國的建設性國際形象,體現在深化伙伴關系的不懈努力、推動大國合作的堅實行動。
當前,中俄關系正處於歷史最好時期,樹立了大國、鄰國關系的典范。以牢固的政治和戰略互信為基礎,中俄兩國合作沒有止境。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中俄經貿合作步入上升軌道,增強了雙方進一步加強務實合作的信心。通過此次訪問,習近平主席同普京總統一道確定新形勢下中俄關系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進一步深化政治和戰略互信,推動雙方各領域合作,筑牢利益紐帶,特別是中俄國際協作更加同步,兩國在國際變局中的穩定器作用更為凸顯。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歐盟核心成員,也是當前形勢下,經濟全球化和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有力支持者、維護者。習近平主席在中德建交45周年之際對德國進行國事訪問,不僅提升了中德雙邊層面的互利合作,同時也拓展了中德關系的戰略內涵和全球影響。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加強中德全方位戰略合作符合兩國根本利益,有助於引領中歐關系發展,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可預期的積極因素”。
習近平主席此行的一系列峰會外交行動備受矚目。無論是主持召開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還是同美國總統特朗普、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等領導人舉行會見,習近平主席都著眼於推動大國合作,進而為整個國際關系體系增添穩定性。
中國的建設性國際形象,體現在對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在全球性問題上的作為擔當。
當前,盡管世界經濟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總體向好,但世界經濟中的深層次問題尚未解決,仍然面臨諸多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著眼於此,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漢堡峰會上強調各方要堅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大方向、要共同為世界經濟增長發掘新動力、要攜手使世界經濟增長更加包容、要繼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這些主張放眼長遠,立足當下,為漢堡峰會閉幕后發表的公報所充分吸納。
此次出訪期間,習近平主席也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相關合作。訪問期間,中俄就繼續扎實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加快推進中國同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議談判、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等達成共識。在漢堡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強調,“一帶一路”建設理念,同弘揚二十國集團伙伴精神、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方向一致,可以互為補充、相互促進,共同助力世界經濟發展。作為中國推出的重要國際公共產品,“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國際經濟合作、加強全球經濟治理方面的積極作用正獲得越來越多贊譽。
不久前,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對中國成功舉辦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后的作為給予高度評價——“2016年秋季以來,中國發揮著負責任的世界領導者作用。”施瓦布所言,也是世界的共同觀感。從去年9月G20杭州峰會到今年1月習近平主席達沃斯之行,從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到7月習近平主席的俄羅斯、德國之行,全球變局中的中國作用更為凸顯、更受倚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影響力與親和力日益提升。
《 人民日報 》( 2017年07月10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