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習近平講故事)

2017年07月06日05: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近代以后,由於封建統治腐敗、國力衰弱,中華民族陷入深重苦難。19世紀40年代初,區區一萬多英國遠征軍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萬軍隊的清朝政府割地賠款、割讓香港島。鴉片戰爭之后,中國更是一次次被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都遠遠不如自己的國家打敗,九龍、“新界”也在那個時候被迫離開了祖國懷抱。那時的中國歷史,寫滿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隻有當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贏得民族獨立和解放、建立新中國之后,中國人民才真正站立起來,並探索開辟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光明道路。上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們進行改革開放,經過近40年努力,開創了中華民族發展嶄新局面。

  ——摘自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

  (2017年7月1日)

  

 

  背景資料

  香港割讓:1841年至1898年期間,清朝政府在英國的武力威逼下,先后三次與英國簽定不平等條約,分別割讓香港島、九龍半島及租借新界(包括新九龍)給予英國,成為英國殖民地。

  香港割讓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1839年至1841年)被英國打敗,被逼於1841年簽訂《穿鼻草約》,將香港島割讓予英國。1842年,清朝與英國再簽訂《南京條約》,香港島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這次戰爭,是中國由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轉折點,標志著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被英國與法國的聯軍打敗,被逼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部分納入香港殖民地,交由英國管治。

  1898年,英國再逼使清朝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方及附近二百多個離島,成為香港殖民地的一部分,為期99年。在清朝政府力爭之下,九龍寨城的管治權並沒有交給英國。

  直到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確定1997年7月1日起,香港主權將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此舉標志著香港的殖民地時期正式結束。

(責編:馮人綦、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