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浩:創新永遠在路上
作為一位技術達人,陳澤浩和工友討論起技術問題來,眼裡總是閃爍著興奮的光,較真且執著﹔各種技術參數張口即答,設備的“脾氣秉性”了如指掌。
1998年,陳澤浩從長沙鐵道學院畢業后,成了一名鐵路基層技術人員。19年的技術管理工作中,他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結合現場實際,開展技術革新、小改小革等活動。特別是2010年擔任設備車間副主任以后,他更是把創新當作一種樂趣,幾乎每天都“泡”在現場,檢查設備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問題,帶領車間的能工巧匠開展攻關活動。
解決技術難題,是他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由於段內2號檢修庫處於風道末端,壓縮空氣含水量大,影響了檢修作業試風質量,陳澤浩先后4次下地溝摸情況,並從網上查閱了大量資料,對風源進行綜合淨化,解決了這個難題。
針對風動架車機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管路漏風及架車不便於觀察,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他組織人員對風管進行重新選型,有效解決了漏風問題。
減輕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是陳澤浩的一大創新方向。制動室閥類分解檢修時裝卡不方便,他設計制作了6種專用夾具,結束了台式虎鉗30余年的應用歷史。針對現場制動軟管檢修時存在的螺紋清理難題,他與車間工程師一道,研制出軟管螺紋除鏽清理機,去除軟管螺紋部位的鏽蝕以及殘余生料帶,提高制動軟管螺紋清理質量,原來清理一個螺紋需三四分鐘,現在隻需20秒,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保証了檢修質量。
陳澤浩的多項創新成果受到了職工歡迎,也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認可,制動缸氣密性試驗台、鉚釘液壓組裝工裝等多項成果,榮獲了省級、局級優秀QC成果獎。
然而,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在數不清的創新成果背后,是陳澤浩的“拼命”:查閱資料、上網學習,苦苦尋找創新思路,度過了無數個不眠之夜﹔這個成天長在現場、看似身手敏捷的人,卻患有嚴重的滑膜炎,走路過多就會疼得冒汗,曾經多次癱坐在現場﹔為兌現“設備搶修不過夜”的承諾,加班加點,搶修設備到凌晨,已是他的工作常態……
2016年11月1日,當陳澤浩站在“吉輛好人”領獎台上時,工友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這是對他敬業創新精神的認可,更是對他腳踏實地做事的褒獎。走下領獎台,他還惦記著如何解決冬季輪軸除鏽作業循環用水等問題。對他而言,創新永遠在路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