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五一巾幗獎狀獎章獲得者群英譜
記者 楊登峰 攝
記者 楊登峰 攝
“如果命運給我一場災難,我也要在廢墟上開出一朵勇敢的小花!”2月27日,站在人民大會堂的領獎台上,被譽為“中國大山裡的海倫·凱勒”的鄉村教師劉芳如此深情告白。
和劉芳站在一起的,是一群同樣可敬可愛的人:她們是公路養護員,27年累計養護的公路總裡程達32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近10圈﹔她們是航空航天“娘子軍”,搭起“星”間溝通的橋梁﹔她們是辛勤的園丁,用心守護著進城務工人員子女……
這一天,她們摘得了同一個值得榮耀的桂冠:全國五一巾幗獎狀、獎章。
她們猶如絢麗綻放的鏗鏘玫瑰,在平凡而又特殊的崗位上,傳承敬業、奉獻、求是、創新的精神,為事業執著堅守,為家園保駕護航,譜寫了勞動者的贊歌。
默默堅守的她們最美麗
在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新燕制衣有限責任公司新燕制衣車間,女工們有一個專屬的微信群,名字叫“溫暖的家”。因為這個車間有一個特殊的群體——10多個殘疾女職工。但車間裡非但沒有歧視、嘲笑,還實現了同薪同酬,讓殘疾職工實現了有尊嚴的勞動。老板劉新燕為殘疾人、貧困人員、留守婦女和單身媽媽撐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她常常說,自己也是一名從挫折中打拼過來的單身媽媽,“我了解弱勢女性內心深處的想法,要為這些弱勢女性帶去生活的希望,讓她們重新找回自我。”
在江蘇省太倉市第三人民醫院精神科三病區,“白衣天使”們常說的一句話是“慢慢來”。慢慢來,就算滿身惡臭能讓所有人退避三舍,就算疾病的失控讓病患不斷掙扎喊叫,護士們仍然一邊擰著毛巾細細擦拭,一邊輕聲安慰,誓要還他們一個健康潔淨﹔慢慢來,就算疾病的打擊讓患者如初生嬰兒般不會刷牙,她們就握著牙刷,手把手一遍一遍教﹔慢慢來,就算因為疾病的影響讓患者拒絕服藥,那就把藥細細磨碎,加在可口的小吃裡。她們將愛心與責任心貫穿於本職工作的每個環節,給患者創造最溫暖的心靈家園。
在雲南省女子強制隔離戒毒所,迎著朝霞來,踏著余暉歸是警花們工作的常態。作為全省唯一專門收治女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的場所,女警們教育和挽救了大批女性吸毒人員,連續18年實現安全無事故。無論是四肢潰爛流血的HIV感染者還是瘋癲失控的新型毒品吸食者,她們都要逐一進行細致入微的人身安全檢查,任何體內藏毒都逃不過她們的法眼。面對收治戒毒人員結構復雜,未成年人員、精神障礙等人員增多難題,她們將教育矯治、醫療衛生、心理治療、體能康復、勞動鍛煉、職業培訓等多種手段相揉合,用心用情融化了一塊塊頑石。
在山東省青島市溫馨校車有限公司,2150名隨車照管員以1800輛專業校車為人生舞台,把全程照護乘車學生、守護學生安全作為建功立業的平台。她們率先實施標准化服務,成為專業校車服務規范化、標准化的先導者﹔她們立足崗位技能提升,成為全國首批持國家級認証証書上崗的隨車照管員﹔她們把校車車廂建設作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新平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文化和科普教育,把校車打造成學生的“文化家園”﹔她們把愛心服務延伸到車廂之外,啟動“愛心托管”義務照顧放學后無法回家的學生,打造了一輛輛“溫馨校車”。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豪言壯語,隻有默默堅守、無悔奉獻。辛勤勞動中,他們展現出勞動者最美的一面。
還有她們:河南省商丘市城市管理局女子清淤班。作為最苦最臟的活兒,作為連男人都望而卻步的活兒,她們二十年風雨無阻,弱小身軀承擔著全市16條主干道路和8000座窨井任務量。多年來,累計疏挖下水道上萬公裡,清挖窨井十多萬座。夏日頂著炎炎烈日,冬日迎著凜冽寒風,穿大街、走小巷,憑著兩條腿,拖著一把锨,站在臭氣熏天的井中,用竹片、鐵絲一點點捅,用雙手一點點捧,每天與屎、尿、蛆虫臉對臉。她們說老百姓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命令、老百姓的夸贊就是最大的獎賞。
還有她:重慶市城口縣公路局養護工人苟顯瓊。從18歲進入道班,她27年如一日,累計養護的公路總裡程達32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近10圈,她所管養的路段一次次被評為“樣板路段”。2010年,她搶通道路的地點發生山體垮塌,與死神擦肩而過。災情發生后,她帶領全站職工日夜奮戰在搶險保暢通的第一線,40多天早出晚歸,確保了救災物資生命通道的暢通。
還有她:貴州省貴陽市白雲區第三中學語文教師劉芳。1997年她被確診為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導致雙目失明。嚴重的眼疾,絲毫沒有影響她對工作生活的熱情。她用愛為學生建筑美好家園,資助孤兒、幫扶弱小、挽救輕生少年生命、幫助高位截肢的孩子安裝假肢。她建立心理咨詢室,承擔未成年人德育教育工作長達九年。她頑強地與命運抗爭,出版長篇小說。她參加了240多場敬業奉獻演講,拍攝“讀書明理”公益廣告,被譽為“中國大山裡的海倫·凱勒”。
還有她:陝西省西安市公共交通總公司第五公司公交駕駛員蔣英。作為一線駕駛員和線路路長,她克服自身和家庭種種困難,在工作中與男性同胞們一起擔負著“城市動脈”暢通的使命,安全行駛45.52萬公裡,營運237.42萬人次。為了實現事故為零的目標,她平時堅持從工作中一點一滴做起,把好安全關,每天對車輛進行“三檢”。逢雨雪天氣,她必定第一個來到出車現場,仔細檢查車輛的安全機件。
辛勤勞作的她們最出彩
僅2016年,向全區客戶推送9000萬條次關懷短信,完成28萬客戶投訴的閉環處理,網絡滿意度及百萬用戶申訴率管控提升顯著……創造這個驕人成績的,是一支長期奮戰在網絡投訴工作一線的生產班組,她們就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西有限公司網絡運營中心網絡監控室的“蔚藍天使”投訴小組。作為網絡維護一線班組,她們認真對待每一例用戶投訴,科學分析總結,為解決網絡問題提供優化方案。她們致力於開發新型投訴處理工具、優化投訴處理流程,提升投訴處理效率,把“客戶為根、服務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日常投訴處理中。
2016年3月,她代表中國參加在美國舉辦的IPC手工焊接世界冠軍賽的比賽,與來自歐洲、日本、韓國、美國等地的冠軍們同場競技,最后以531的高分榮獲亞軍,成為享譽全球手工焊接裝配行業的“大國工匠”……這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高級工李瑩。她自創了“台階定位”焊接法,有效保証了高密度數字電路焊接質量。她成功破解半柔電纜安裝難題,引領高密度板級電路組裝新方向。從事無線電裝接工作15年,她一直勤奮鑽研,刻苦努力,在無線電裝接技能領域練就了扎實過硬的本領, 被譽為“軍工繡娘”。
2014年4月17日,“視覺中國·瓷上敦煌”中國陶瓷藝術展在盧浮宮卡魯塞爾廳開幕。作為中國國家文化“走出去”工程的一個重要藝術交流項目,江西省景德鎮書畫院工藝美術師徐嵐花費近半年時間精心創作的綜合裝飾斗笠碗《天藝》,正是眾多備受矚目作品中的一件。她始終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先后培養了陶瓷藝術專業人才30多名,陶藝作品先后在全國、省大賽中榮獲金、銀獎70多項。
她們說,中國智造的力量,永遠來自於“敬業、專業、專注、堅持”的工匠精神,世界的制造技術永無止境,今天的她們始終不會忘記要從零開始。
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熊蓉,曾是“上海世博會海寶智能服務機器人”項目研發生產負責人,在短短五個月裡,她的團隊研發生產出兼具擬人交互、定位導航、視覺環境感知等功能的37台專用智能服務機器人,成為在世博會舞台上展現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一大亮點。她兢兢業業打造“中國芯”,開設了面向不同年級由通識性到提高性到專業性的機器人技術課程群,建立了浙江大學機器人科教實踐基地,提供不同層次的機器人實踐創新平台,詮釋了一個中國教育科技工作者敬業愛崗、腳踏實地、艱苦奮斗、創新進取的楷模形象。
永遠不變的是臉上親切的微笑,不斷回響的是一句句貼心的問候,不厭其煩的是每個細節的耐心幫助……接觸過馮麗利的人都會有這樣相同的感覺。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海澱供電公司黨員服務隊隊長馮麗利,總結“馮麗利服務心經”,深入開展“五新服務進萬家”和“六進三送”活動,創作安全用電“三字經”,創辦國網公司第一家電力愛心教室,贏得了廣大客戶稱贊。不僅建立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馮麗利創新工作室”,還完成14項技術創新,獲得13項國家專利。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華源金太陽幼兒園,一支全部由女教師組成的隊伍,擔負著全市13932戶小區業主、6000余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教育服務。她們以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工程帶動工作,她們開展教師崗位練兵、技能競賽,近三年投入20萬元用於幼兒園課題研究。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的幼兒教師們,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是,她們優良的服務理念,嚴謹的工作作風使得幸福和歡笑帶入每一個家庭。
汗水澆出最鮮艷的花朵,荊棘編出最美麗的桂冠。她們負重前行,留下了深深的腳印﹔她們頑強拼搏,收獲了累累的碩果。她們用一技之長為國家改革發展的夢想添磚加瓦。
傲立潮頭的她們最偉大
2017年1月9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中國電科第五十四所參研的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這個榮譽的締造者,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北斗導航地面系統研發團隊,一支能打硬仗、勇於攻關的 “娘子軍”。她們參與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地面系統,搭起了“星”間溝通的橋梁,在軌測試、有效載荷地檢、星地對接保駕衛星安全運轉,為衛星高精度的位置服務和授時服務提供可靠支撐。她們攻克多個技術難關,以弱肩挑起重任,加班熬夜、出差上站,用智慧為北斗織夢,用奮斗鑄就北斗精神,為北斗導航應用推廣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四川省南充市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所,有這樣一群人,她們質朴無華,但開拓進取﹔她們崇尚創新,但也講究傳承。她們長期承擔國際生物強化育種、國家科技部支撐計劃、國家西部科技支撐計劃、863計劃等10余項重大科研項目,建有國家甘薯改良中心南充分中心、國家川渝薯類與大豆觀測實驗站等科研平台,在甘薯育種新材料、新方法的創新以及新品種選育等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輻射醫學研究室,平均年齡31歲的“女子天團”依托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大科學裝置,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重離子治癌機理和臨床試驗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研究創新,使我國成為繼美、日、德之后世界上第四個掌握重離子治癌技術的國家。先后籌建了“甘肅省重離子束治療腫瘤臨床研究基地”和“中國科學院重離子輻射生物醫學重點實驗室”,正式啟動了重離子治癌的臨床合法試驗研究。
創新是一種來自心靈的洗禮,它使我們的行動迅馳,也更容易接近目標﹔創新是一種來自心靈的力量,它使我們的活力迸發、使命和責任共進。創新不僅在路上,更在我們身邊。
遼寧清河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熱工檢修部專責工程師王淑麗,熟悉她的人都說她干起活來像個男人,隻要她認准的事,就沒有不成功的。她成立DCS組態攻關組,獨立完成機組脫硫系統取消煙氣擋板改造工程邏輯組態及調試工作。帶領熱工檢修部,消除設備缺陷2040余項,完成檢修項目 86 項,節約修改調試費用150萬元。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王淑麗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公司第一個授牌,一批優秀職工創新個人、優秀職工創新團隊和優秀職工創新成果脫穎而出,獲得了自制彎管器、熱電偶檢定爐安裝支架、自制放油閥等專利成果。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醫院心內八病房主任尹新華,從事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和科研工作近三十年,每年診治患者近萬人。她總是在危重患搶救與診治、疑難病例會診、大型義診中沖在最前面,對待每一位病人一視同仁。她首次在國內成功構建了HVJ-Liposome載體和HVJ-Liposome載體攜帶TFPI基因,開發研制了新型TFPI冠脈支架,証明了抑制鈣敏感受體可能成為防治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新方法,建立了黑龍江省職業和群體高血壓患者管理體系。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轉向架主管曾艷梅,是中國軌道交通響當當的設計專家。她帶領團隊完成國內外首個速度等級最高的A型地鐵車輛轉向架項目。她為埃塞俄比亞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量身設計了“耐熱型”大功率轉向架,為中國制造和中車品牌在世界贏得了美譽。她主持完成了輕軌車輛及鉸接式轉向架、馬其頓電力機車轉向架等多個項目。猶如一枝傲立風霜的蠟梅,在中國軌道交通事業發展征途上,迎難而上,盡情綻放,為“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她們的美在於靜默,身處高危、高壓環境中,不言苦,不言累﹔她們的美在於奉獻,在工作和家庭的兩難中,舍小家,顧大家……她們在勞動中綻放最美的人生,扛起肩上的擔子,堅守心中的責任,用雙手構筑中國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