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2017專題】習近平出訪芬蘭、出席中美元首會晤

牽動國際視線的重大外交行動(鐘聲)

2017年03月31日13:41 | 來源:人民網-時政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牽動國際視線的重大外交行動(鐘聲)

  中國同歐洲、同美國拓展合作領域,能夠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4月4日至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芬蘭進行國事訪問,並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國佛羅裡達州海湖庄園舉行會晤。國際社會對這次重大外交行動高度關注,期待訪問釋放中歐、中美互利合作的積極信號。

  芬蘭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之一。1953年,中芬簽訂政府間貿易和支付協定,這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簽訂的第一個政府間貿易協定。上世紀70年代初,芬蘭積極支持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近年來,中芬關系發展勢頭良好。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芬蘭是世界公認的創新型國家,中國正處於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雙方經濟優勢互補,合作領域多、潛力大。習近平主席此次訪問芬蘭,將為中芬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力,進一步增強兩國政治互信,拓展各領域務實合作。

  習近平主席對芬蘭的國事訪問,也是中國國家元首今年首次訪問歐盟國家。當前,歐盟發展正走到又一個關鍵節點。前不久,歐盟舉行《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紀念活動,就繼續推進一體化建設發出團結的“歐洲聲音”。歐洲作為世界一支重要力量,其發展變化會對全球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中國始終支持歐洲一體化進程,希望歐盟保持團結、穩定、繁榮和開放。習近平主席此次歐洲之行將表明,中國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積極致力於同歐盟一道打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大伙伴關系,共同建設一個和平、開放、包容、繁榮的世界。

  中美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發達國家、世界前兩大經濟體,兩國元首會晤牽動著全球視線。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以來,中美元首通過通話和通信保持著良好溝通。當前,經過雙方密切溝通和共同努力,中美關系正在朝著積極的方向平穩過渡和發展。特別是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同特朗普總統進行重要通話,兩國元首確認了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性,強調要推動中美關系在新的起點上取得更大發展,這為兩國關系指明了方向、鋪平了道路。即將舉行的元首會晤,將有助於中美雙方進一步加強溝通,為雙邊關系發展把控好方向,為兩國在雙邊、地區乃至全球層面開展合作開辟前景。

  得其大者兼其小,登泰山則眾山小。正因為中美關系對兩國、對世界都很重要,雙方在把握和設計兩國關系走向時,尤其需要有歷史縱深感和未來前瞻力。從歷史視角看,中美建交以來,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促進了世界和地區和平、穩定、繁榮。事實証明,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的正確選擇。當前,中美關系發展面臨重要機遇,世界對中美關系保持穩定發展也充滿期待。英國《金融時報》不久前即在評論文章中著重指出,世界的未來取決於中美關系,兩國之間存在著共同利益。

  2013年訪華期間,芬蘭總統尼尼斯托曾公開表示,世界在改變,新興力量正在崛起,這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界,在這樣的一個世界當中,各國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應該看到,無論是處理中歐關系,還是中美關系,中國始終主張各方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人們有足夠理由相信,習近平主席即將開啟的芬蘭、美國之行,將又一次展示出對歷史、對未來高度負責的精神。中國同歐洲、同美國拓展合作領域,能夠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 人民日報 》( 2017年03月31日 03 版)

(責編:李警銳、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