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今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第四中學校長劉長銘以《加強實踐性教育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為題作了大會發言。劉長銘表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青少年通過親身實踐、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參與社會活動等形式獲取知識、經驗和能力,並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
劉長銘認為,人經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知識。為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強宣傳,更新教育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倡導實踐性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青少年教育過程始終。
二、完善相關法規,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減少學校后顧之憂。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三、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扭轉用單一指標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錯誤傾向。加強對學校的全面督導,鼓勵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大膽探索,並及時推廣成功經驗。
四、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實踐性教育活動。努力挖掘各地區的歷史、政治、文化、自然、社會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學生實踐基地或營地,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條件。
發言全文如下: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將實踐教學作為深化教學改革的關鍵環節。實踐教學或實踐性教育是指青少年通過親身實踐、動手操作、主動探究、參與社會活動等形式獲取知識、經驗和能力,並形成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過程。古人對實踐性教育和學習的重要作用早有論述。荀子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他認為,人經過實踐才能真正掌握知識。
多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過多地將青少年禁錮於書本和課堂之中,大量重復性訓練致使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普遍缺乏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不少兒童、青少年的身心正常發育受到很大影響,甚至產生厭學情緒。這種情況有向低齡化蔓延且愈演愈烈之勢。幾年前在一次家教講座上,一位母親問我,“小孩做作業太慢,經常做到晚上十點多,您有什麼辦法麼?”看著這位年輕母親,我心中十分困惑,就問她,“小孩幾年級?”“9月開學上大班……”一位資深小學校長對我講,他們學校入學時已有30%的新生戴眼鏡。今天我可以說,你走進任何一所學校的任何一間教室,都難以找出幾個握筆和寫字姿勢正確的孩子。另有一位小學校長告訴我,他們學校一年級新生入學時平均識字已經超過600個。兒童早些獲得閱讀能力不能說是一件壞事,但我們都知道,這常是以犧牲兒童游戲和接觸大自然的時間為代價的,而這些是兒童成長必需的生活。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中,中國學生多次奪冠,但同時“奪冠”的項目還有中國學生的家庭作業量,上課外班的情況名列第二,而問題解決能力則名次倒數。
創新能力培養是我國教育的短板,這與我國教育重書本、輕實踐不無關系。參加全國政協教育調研時,我看到一段小學自然課的上課情景。老師認真地讓學生把投影屏幕上的內容讀了兩遍,然后說,抄在本上,回家背下來……其實,走出教室就是大自然,那裡蘊含著豐富的學習內容。人的創造激情和原始靈感源於實踐。在一份中學生科技活動報告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中學生發現蚯蚓鑽土時能分泌一種降低摩擦力的黏液,於是發明了一種減少阻力、提高船速的方法。青少年在實踐性學習過程中,不僅能獲得知識、方法和能力,還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中,許多創新項目不僅源於孩子的興趣,也源自他們增進生活福祉、服務社會和他人的責任意識。這樣的學習本身就是立德樹人的過程。
近年來,全國各地許多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取得了成功的經驗。我們高興地看到,一些教育工作者和民間機構已經開發出不少優質實踐性課程,如自然鄉土課程、博物館課程、戶外體驗課程、游學課程、社會實踐和營地課程等。但學校教育觀念陳舊、教育方式單一、教學方法落后、重習題訓練輕實踐體驗仍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有些學校出於學生安全考慮減少甚至取消了必要的文體和實踐活動。因此,建議:
一、加強宣傳,更新教育理念,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倡導實踐性教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貫穿於青少年教育過程始終。
二、完善相關法規,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提供法律安全保障,減少學校后顧之憂。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
三、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扭轉用單一指標評價學校教育質量的錯誤傾向。加強對學校的全面督導,鼓勵學校在開展實踐性教育方面大膽探索,並及時推廣成功經驗。
四、整合社會資源,鼓勵各地因地制宜開展具有地方特點的實踐性教育活動。努力挖掘各地區的歷史、政治、文化、自然、社會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學生實踐基地或營地,為學校開展實踐性教育活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