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劉長樂:建議成立國家級國民素質教育提升機構

2017年03月10日15:23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打印網摘糾錯商城分享推薦     字號

人民網北京3月10日電 今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劉長樂作了題為《提高國民素質重在道德引導和法治規范》的發言。劉長樂表示,當前,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已確定為“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公民素質教育貫穿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缺少總體推進的戰略與方法。為更好貫徹這一國家意志,建議成立國家級國民素質教育提升機構,該機構具有權威性、系統性和長期性,負責打造與完善國民素質教育體系,量身訂制素質教育的覆蓋面和重點方向,將素質教育內容列入中小學課本,負責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的協調配合,促進輿論宣導工作,並定期對整體文明程度和教育效果作出評估。

發言全文如下:

從事新聞行業,使我有機會訪問許多國家,中國崛起、中國貢獻和中國文化的激蕩,讓世界更加絢爛多姿,讓全球華人倍感榮耀。但是,快速發展與成長也有煩惱,比如近幾年出境游出現井噴,去年增至1.22億人次,蟬聯世界冠軍。但隨之而來的是中國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屢屢見諸報端。2014年,習近平主席出訪馬爾代夫時也叮囑道:“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

近年來,我們國家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卓有成效,遭人詬病的不文明行為顯著減少,但我們仍要看到,世界是以傳統禮儀之邦、現代文明大國的標准和尺度來看待中國、要求中國游客的,我們的國民素質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首先,提高國民素質要強化教育體系和道德規范的力量。文明理念的確立和文明行為的養成,是社會高度文明與為政者通達天下相契合的體現。當前,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已確定為“十三五”時期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公民素質教育貫穿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涉及多個政府部門,缺少總體推進的戰略與方法。為更好貫徹這一國家意志,建議成立國家級國民素質教育提升機構,該機構具有權威性、系統性和長期性,負責打造與完善國民素質教育體系,量身訂制素質教育的覆蓋面和重點方向,將素質教育內容列入中小學課本,負責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的協調配合,促進輿論宣導工作,並定期對整體文明程度和教育效果作出評估。

強化社會道德約束力還需恩威並重,“威駭”作用也不能忽視。以前,控煙有三難:勸阻難、執法難、罰款難。《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后,餐廳、影院、酒店裡宣傳警示和舉報電話隨處可見,違反者個人將被處以高額罰款。這樣的警示牌令人印象深刻,使勸阻者有了底氣,舉報者有了目標,執法者有了依據,使首善之區的文明形象得以彰顯。

其次,文明法規要成為社會文明的引領者。俗話說,狠制度是被壞行為逼出來的。用法規治理文明痼疾的狠勁兒,可以有效地引領文明的進步。比如國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黑名單”制度實施后,為旅游的不文明行為畫出一條紅線,約束作用明顯強化。去年的一項專業調查指出,我國公民海外旅游的不文明行為正在大幅減少。酒駕是文明痼疾,治理多年,效果不彰。自2011年“醉駕入刑”正式實施后,雖然隻增加了“入刑”二字,但效果立竿見影,酒駕醉駕得到有效遏制,公民自覺遵守法律、抵制酒駕醉駕的文明意識得到較大提升。

第三,文明立法還需要深達骨髓的細致、嚴謹和滲透。文明是由細節構成的。人們很難想到,在德國,釣魚也有詳細的法律規定,釣魚者需要考取釣魚証並攜帶在身,每次垂釣隻能用一根魚竿,還要攜帶一把尺子,釣到的魚如果小於一定尺寸必須放生。

還有餐桌浪費問題,也許人們覺得自己掏錢買的食物,自己有權隨意處置,但在德國這是違法行為,有錢也不能任性。曾有中國游客在德國餐廳用餐,因剩余過多,被舉報並遭受罰款。理由是:錢是你自己的,但資源是全社會的。有數據表明,中國人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一年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人一年的口糧。建議我們的文明法規進一步深入拓展,覆蓋到餐桌浪費、垃圾分類這些難以管理的領域。

公民文明素質的提高是一項浩大的心靈工程,更是一項浩大的法治工程,我們不妨在道德引導的同時盡力做到依法治人,使公民由對文明法條的被迫遵從逐漸轉化到將其內化為道德准則,從而無愧於我們的大國形象。

(責編:尹深、張玉珂)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特別策劃

兩會調查

兩會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