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隻要有信心 黃土變成金

阜平創富(新春走基層·我們脫貧了)

本報記者 王一彪 徐運平 馬躍峰 黃福特
2017年01月21日04:5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駱駝灣,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小村,卻牽動著習近平總書記的心。

  2012年冬,習近平總書記冒著嚴寒來到這裡,逐一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唐榮斌、唐宗秀、顧成虎。4年過去,他們脫貧了沒有,日子過得咋樣?

  臨近春節,太行山區零下十幾攝氏度,寒風凜冽,殘雪未消。我們踏溝坎,爬山梁,沿著總書記的足跡,來到河北省阜平縣龍泉關鎮駱駝灣村、顧家台村。一進村,黃牆、青瓦、木格門……一幅太行農家新圖景展現在眼前。

  “俺不多說,它會說話。”村民唐宗秀小心翼翼,從櫃子裡“捧”出一個紅本。打開唐宗秀家的紅本本:2016年,拿到土地流轉金5939元,人均收入4944元。

  再看唐榮斌家的紅本本:2016年起,每年房屋租金5萬元,人均收入19731元。

  困難群眾脫了貧,小康之路怎麼走?

  “九山半水半分田”,能干啥?

  闖出一條路,發展鄉村旅游

  出阜平縣城,西行40公裡,上行至海拔850米處,半山腰閃出一個村——顧家台。走過村頭的“圓夢廣場”,向東不遠,便是村民顧成虎家。

  65歲的顧成虎手拉手把我們讓進屋裡,打開一間儲藏室。桌上擺著豬肉、粉條、莜面、炸豆腐,滿滿當當。“過年了,專等遠嫁的閨女回來,慶祝脫貧!”

  2012年冬,顧成虎還住在40年前蓋的房屋裡。屋內沒有一件像樣家具。老伴、兒子患病,躺在床上,全靠顧成虎一人打零工養家糊口。

  4年后,老顧靠著好政策,摘了“貧困帽”。這幾年顧家台村發展鄉村旅游,建基礎設施。老顧通過產權置換,隻花1萬元,搬進了四室兩廳的新家。坐在寬敞的房廳裡,老顧扳起指頭盤算著去年的收入:低保金5760元,土地流轉金3894元﹔當護林員,一年拿2300元﹔參加核桃種植合作社,分紅1000元﹔加入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第一年分紅1000元﹔領到一次性發放的土地征收款,共47255元。在家門口干建筑活,掙2萬多元。算下來,去年4口人收入82509元,人均20627元。即便不算土地征收款,全家收入也在3.5萬元以上。

  脫貧靠政策,富民靠產業。阜平地處深山區,“九山半水半分田”,空心化、老齡化嚴重,適合干啥?種谷子,產量低,不值錢﹔養牛羊,禁放牧,怕污染﹔建光伏板,破壞當地景觀。

  “脫貧與建小康兩步並作一步考慮,需要揚長避短、長短結合、高端謀劃。”阜平縣委書記郝國赤說,山區海拔高,溫差大,適合種蘋果、育香菇。太行風景優美,交通便利,適合發展旅游。圍繞旅游,做大香菇、蘋果產業,見效又快,財源又長。

  1月16日上午,翻過一座山,我們走進海拔1300米處的一戶農家樂——“農匯居客棧”。女主人翟艷玲,一位美麗的安徽姑娘,她與同在北京打工的駱駝灣村民劉永剛相愛。

  “記得2009年,第一次來駱駝灣,差點哭了。路不好走,早上6點從北京出發,到這兒已經‘頭頂星星’。家裡房子破,塑料布覆頂,破報紙糊牆。”翟艷玲說。

  婚后,兩人又回到北京。2013年,他們回鄉過年時,見村裡路修寬了,人氣旺了,決定返鄉創業:翻蓋新房,開農家樂。去年毛利收入6萬元。

  貧困戶“賺起賠不起”,咋引導?

  橫下一條心,激發內生動力

  阜平主打香菇產業,將形成“一核四帶、百園覆蓋”布局,帶動5.1萬農戶,年產鮮菇45萬噸,戶均增收2.75萬元。

  顧家台村支書陳國來到貧困戶顧計貴家,勸他承包香菇大棚。顧計貴聽了,沉默半晌,蹦出一句:“心裡沒底”。

  今年50歲的顧計貴,在外打工20多年,雖說“干活碰運氣”,吃苦又受累,但每年靠譜能掙4萬多元,相當滿意。改成種香菇,怕“賺起賠不起”。

  陳國沒再多說。過了幾天,他問清具體政策,又到顧計貴家。陳國進門便說:“縣裡出錢,給種植戶上自然災害險、成本損失險。也就是說,如果賣價低於成本,損失部分由保險公司賠償95%。”

  “建大棚要錢要技術,咱都沒有。”顧計貴還是猶豫。

  “無抵押貸款5萬到10萬元,政府貼息﹔每50萬到100萬個菌棒,免費配一名技術員。”陳國用數字說服。

  疑慮頓消,老顧主動和食用菌龍頭企業談起合作。公司建香菇棚,兩家合資買菌棒,老顧管理、採收,利潤對半分成。去年,老顧種植6萬個菌棒,每菌棒買價4.23元,老顧和公司各承擔一半。政府補貼老顧0.5元,他隻用掏1.6元。每個菌棒出菇1.5斤,老顧一年分紅5萬多元。

  嘗到甜頭,顧計貴干活更勤。5月至8月是出菇的黃金季節。香菇出得快,開散快,及時摘的好菇,每斤賣5.5元﹔摘慢的香菇,每斤隻賣0.5元。為了多賺錢,顧計貴兩口子上陣,早4點起床,直忙到晚上10點。實在累了,站著都會睡著。

  “可以雇人,當老板!”記者半開玩笑。

  “不當老板。”顧計貴連連擺手,“雇一個工,一天80元。今兒雇明兒雇,哪還有錢賺?”話雖如此,搶摘好菇的時候,老顧最多雇了50人。

  2017年,“扶上馬,送一程”的香菇合作模式變成了“自己買馬,自己騎”。顧計貴承包公司大棚,按面積付費﹔菌棒自己買,收入歸個人。僅顧家台村,承包48個大棚,100多人參與種植。

  生產這麼多香菇,能不能賣出去?走進天生橋食用菌產業核心園區,疑問解開。這裡有專家團隊研發新品種,有專業化菌棒生產線、食用菌培育車間。“鮮菇銷往北京新發地市場,還擁有菜品定價權。”阜平縣嘉鑫種植有限公司總經理齊建利說。

  產品深加工,銷路更廣,附加值倍增。齊建利介紹,鮮菇裝入惰性氣體包裝盒,保鮮15天,250克能賣10元。開發雪域鬆茸、滑子菇等多種產品,打響“老鄉菇”品牌。

  阜平縣農業局局長張強介紹說,2017年,縣裡將建成6300畝高端大棚,每個棚可放置菌棒3萬個,收入6萬元。農民低價承包一個棚,掙的比上兩三個棚。

  群眾不買賬,習慣“等靠要”,有啥法?

  擰成一股繩,凝聚干群合力

  徐向東,省裡駐駱駝灣村第一書記。參加工作20年,這位河北省建設廳副巡視員從未在農村干過,“上任時,真是誠惶誠恐”。

  剛到村裡,徐向東入戶摸底。有人議論:“待幾天就走了,能干成啥?”

  “過去扶貧,多是‘輸血式’,找點項目、資金,就算交差。這回不同,突出‘造血’,穩定脫貧,得俯下身子干。”徐向東說,“干了一年,學了6個字:親民、帶民、為民。”

  “親民”要看辦事。去年,有位村民殺了5頭豬,賣不出去,急得掉眼淚。徐向東幫忙把豬賣到石家庄,挽回上萬元損失。這位村民感激不盡。一傳十,十傳百,群眾再見到他,有了笑臉。

  “帶民”先轉觀念。過去,貧困戶常說“沒錢干不成事”,致富信心不足。后來,上級有了好政策,又有人建議:“不如把錢分了”。還有的迷戀現狀,享受好政策,不願摘“貧困帽”。

  “這麼好的機遇,得干起來!”徐向東逢會就說,逢人就講。拿流轉土地來說,駱駝灣山地貧瘠、零散,可讓農民流轉,誰也不干。

  “種了一輩子地,沒了它,靠啥?”老人們指著他的鼻子問。

  徐向東不忙回答,先算賬:第一,種玉米,一畝地最多收1000斤,市場價七八百元﹔流轉出去,每畝保底收入1000元,還能隨行情漲價。第二,土地交給企業種蘋果,每年五五分紅,2018年見收益。

  “沒了地,閑著‘晒太陽’?”還有人不服。

  “騰出手,辦農家樂,承包香菇大棚,到蘋果種植企業打工。隻要不懶,不出村就能掙錢。”

  “心結”一解,村民紛紛響應。

  “帶民”創業,領導帶頭。顧家台村建設新居,動員拆房,誰也不動。陳國做父母的工作,先拆自家房子。等新房蓋起來,有了地暖、自來水、水沖廁,村民再來參觀,羨慕不已。隨后65戶主動拆舊房。

  “為民”辦事,多聽村民意見。蓋新房時,有的村民認為黃泥牆不美,想貼瓷磚,住排房。有的嫌窗戶太好,花費過高。還有老人擔心單扇門窄,將來進出不了棺材……“要辦成事,盡量聽取意見,讓群眾滿意。”龍泉關鎮黨委書記劉俊亮說。

  當地干部介紹,到2016年年底,全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建檔立卡時的10.81萬人下降到2.84萬人,貧困發生率由54.4%下降到14.8%。

  “阜平不變,寢食難安!”由聶榮臻元帥的“阜平不富,死不瞑目”演化而來。正是憑著這樣的誓言,阜平干部、群眾擰成一股繩,合力“創”富奔小康。


  《 人民日報 》( 2017年01月21日 01 版)

(責編:王政淇、崔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