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傳播力 增強影響力 匯聚動員力
長沙 講好一座城市的故事

93.4375分。不久前,2017年“東亞文化之都”終審現場,湖南省長沙市拿下我國三個候選城市中的最高分,成功摘取“東亞文化之都”的獎牌。
從2014年開始,按照規則,中日韓每年分別評出一個城市作為“東亞文化之都”。今年,長沙市拿到了自己首張國際性城市名片。
2015年我國唯一進入聯合國“媒體藝術之都”的候選城市,8次捧回“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獎杯,這一次為什麼又是長沙?
麓山巍巍,湘水悠悠。面對日新月異的媒體生態和輿論格局,怎樣講好長沙故事,傳遞好長沙聲音,是一道擺在長沙人面前的嚴峻考題。
近些年來,長沙市不斷創新宣傳理念和手段,聚焦提高傳播力、增強影響力和匯聚動員力,一次次刷新長沙這座城市在世人眼裡的形象,一次次推動這座城市不斷站在時代最前沿。
提高傳播力
從娛樂之都到文化之城
明星選秀活動全國矚目,歌廳文化經久不衰,酒吧等娛樂場所興盛……曾幾何時,長沙被貼上“娛樂之都”的標簽。在外人看來,長沙就好比一個正處於青春期的少年,有些浮躁,有些叛逆。
事實並非如此。千百年來,文化在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長沙從來不缺文脈、文源和文氣。屈賈行吟,朱張會講,岳麓書院、馬王堆漢墓、走馬樓吳簡享譽中外……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即榜上有名。
改變世人的偏見,不得不靠創新。“城市背后的歷史文化是靜態存在的。”長沙市市長胡衡華說,需要進行挖掘開發,才能有效提升這座城市的傳播力。
傳播力離不開文化工程的支撐。
瀏陽河和湘江交匯處的新河三角洲,在開發商眼裡是淌金流銀的地王地段。去年底,長沙舉全市之力在這裡建成了 “三館一廳”(圖書館、規劃展示館、博物館和音樂廳),平均每日接納市民8000人左右,成為長沙市人氣最旺的地方之一。
“省會地標、長沙客廳、文化聖殿、百姓樂園”,如今長沙人的一天可以這樣度過:上午到市博物館看“湖南名人書法展”和“保利海歸精品文物特展”,下午到市圖書館看“湘江此去·文脈”特展,晚上去音樂廳聽以色列愛樂樂團演奏的交響音樂會……
傳播力離不開創意活動的拉動。
從2014年開始,每年的9至10月,來自近20個國家的雕塑藝術家雲集長沙洋湖濕地公園,拿起手裡的刻刀,留下自己的雕塑作品。其中帶頭者即是長沙的“中國雷”雷宜鋅——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國家廣場的馬丁·路德·金雕像的主創者。
“一次創作即一次文化的展演,一個作品即一道永恆的風景。”隨著雕塑節的連年舉行,長沙雕塑藝術之城的形象呼之欲出。
除了雕塑節,還有兩年一屆的“藝術長沙”展,吸引國內頂級當代藝術家紛紛參展﹔春秋兩季的文物交流會,成為全國市場的“風向標”﹔“雅韻三湘”高雅藝術走進尋常百姓家,讓長沙人幾乎每天都有演出欣賞……
一次文夕大火,幾乎將長沙的歷史付諸一炬。而今,漫步長沙的太平街、都正街以及瀏陽河非遺生態區、雨花非遺主題街,游人依然可以探尋老長沙的印跡﹔走進銅官陶藝、大瑤花炮、沙坪湘繡等非遺特色古鎮群,游人能夠充分感受文化的魅力。
增強影響力
從圍觀者姿態到主人翁心態
雷鋒家鄉學雷鋒,雷鋒家鄉雷鋒多。仿佛就是昨天,一位小學生和一位人民藝術家的故事,溫暖著長沙整座城市。
在3歲幼童即將被渣土車卷入車輪下的一剎那,年僅12歲的小女孩奮不顧身地飛奔過去,從車輪下救出了他,自己卻因此身負重傷。她是被譽為“雷鋒家鄉小雷鋒”的周美玲。
近500畝的水域,最深處有3米多,落水的女孩離岸邊越來越遠。危急之下,52歲的藝術家立刻甩掉外套、蹬掉鞋子,穿著單薄的秋衣秋褲,跳入冰冷的湖水,把落水女孩救上了岸。他是被譽為三湘大地“最美畫家”的段江華。
“典型人物身上的光芒,不能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長沙市抓住時機,講究時、度、效,“不惜筆墨”,將鏡頭、版面紛紛對准了周美玲和段江華。一時間,他們成了長沙市民熱議的“明星”。
不僅聚焦人物典型,長沙市還注重培育並發現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善舉”。許志禮不離不棄,悉心照料輪椅上的妻子24年﹔趙青,作為一個城市社區工作者,在16年時間裡,用熱心腸溫暖了青山祠社區,讓社區居民感受到他們所生活的社區是個大家庭……
一個個閃光的名字,就像一盞盞閃亮的明燈,在雷鋒家鄉播撒道德種子。
一座城市的溫度,體現在鄰裡守望、日常細節﹔一座城市的影響力,體現在市民能夠感受到道德的溫度。“當代城市人的心靈荒漠,需要一個個感動來灌溉。”長沙市高揚雷鋒家鄉學雷鋒的旗幟,讓文明之花在城市角落處處綻放。
不僅推崇道德的力量,理論宣傳亦要與時俱進。近些年來長沙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持續開展“微理論微宣講活動”,掀起一次次理論創新與學習熱潮。
“三小三大”成為長沙市理論宣傳的創新發力點:“小人物傳遞大能量”,不請名師、名家,把基層干部群眾請上講台,擔當宣講主體﹔“小切口闡明大道理”,突出以微言大義為主旨,說好微話題,講好小故事﹔“小場面凝聚大眾心”,把課堂搬出會議室,走進工地廠房,走進車間班組,走進田間地頭。
“新聞宣傳工作是在人的腦子裡搞建設。” 歸根結底,宣傳思想工作要通過改變人的想法,從而改進人的行為。
這也不難理解,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易煉紅對全市宣傳思想工作提出這樣的要求:要抓主動權、打主動仗、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釋放正效應、形成正導向。
“三主三正”的目標圖景是:廣大黨員干部思想統一、情感認同、政治同心、行動同步,凝聚起團結一心、勵精圖治的磅礡力量。
對於每一個長沙人來說,期待在這座城市人們能夠以主人翁的心態,而不是圍觀者的姿態,於道之所在、義之所當之時,勇於挺身,為道德水准的普遍提升,貢獻自己的涓滴之力。
匯聚動員力
文化增熱度,經濟加速度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上,宣傳思想工作是主角嗎?答案是必然的。
2015年11月10日至26日,短短半個多月,華強集團“美麗中國·長沙文化產業示范園”、華誼兄弟(長沙)電影文化城、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國際文化旅游度假區三大文化產業項目相繼開工,總投資超過260億元。
立足大文化引領、大投入推進、大項目帶動、大平台支撐、大力度創新,長沙市積極促進文化產業的集聚、創新、融合發展。瀏陽河文化產業帶、后湖藝術區、金鷹影視文化基地等一批重大文化產業項目開工建設,引導產業向園區集聚,資源向基地集中。
據統計,長沙已有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12家,省級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13家。這份成績單,立足全國版圖,格外耀眼。2015年長沙文化產業增加值繼續保持8%左右的增速,成為轉型創新發展的突出亮點。
“多出工作成果,多出精品力作,多出優秀人才。”這既是長沙市委市政府對宣傳思想工作的殷殷期望,也是每一名長沙文化人的行動自覺。
“唱主角,除了當好‘運動員’,更要當好‘啦啦隊’。”長沙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湘濤說,這也就是緊扣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宣傳思想工作的動員力。
為什麼要開展長沙史上最大規模拆除違章建筑行動?怎樣才能依法拆違,讓拆違對象滿意?拆違之后,怎麼干?去年12月,正值全市拆違行動攻堅時期,面對質疑和反對聲音,長沙市委宣傳部精心組織策劃,在人民日報推出深度報道《燙手的山芋怎樣拿下》。這篇長達7000字的報道見報當天,全市上下反響熱烈,為拆違工作順利推進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
“大宣傳,需要大合力。”在易煉紅看來,立足大宣傳格局,各級領導干部、各個部門都要切實負起責任,形成“共奏交響曲”的生動局面。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6日 0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