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精准對接民生需求

湖北援藏管長遠

2016年09月08日04: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本報武漢9月7日電  (記者程遠州)“賣了3頭牛,再加上平時賣牛奶,一年下來養牛收入就有5萬多元。”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昌珠鎮克鬆村,說起黃牛改良,67歲的農民巴桑連聲稱好。單靠養殖改良黃牛,巴桑一家去年脫了貧。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免費提供改良黃牛品種,在山南推廣養殖,已讓當地七成以上農牧民家庭從中受益。

  “援藏項目見效有快有慢,篩選過程中,我們更看重打基礎、管長遠、利民生的項目。”湖北省第七批援藏工作隊總領隊柯東海介紹,他們將精准扶貧的思路運用到對口支援山南工作中,一方面加大產業援藏力度,增強受援地區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精准對接民生需求,重點解決國家項目一時覆蓋不到、地方財政一時解決不了、基層和農牧區又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每個月往家寄3000多元。家裡不僅蓋了新房子,還買齊了各種電器,同前幾年比是大變樣了。”湖北最大的援藏合作產業項目——華新水泥(西藏)有限公司坐落在山南市桑日縣,“95后”白瑪多吉已經成長為公司中控室操作員,每月收入5000多元。這家年產值6.9億元的企業裡,70%以上的員工是當地人。

  在山南市乃東區武漢產業園,來自湖北的藏禾商貿菜籽油項目即將投產。項目負責人劉邦貴介紹,將湖北的資金、工藝與西藏高品質的油菜籽資源結合,能收到多方共贏的效果,“我們正在周邊地區推廣油菜種植,包產包銷,帶動農民致富”。

  把高原特色優勢產業作為產業援藏重點,過去3年湖北援藏工作隊共牽線引進15家企業,協議資金47.99億元,安排就業5000余人,帶動1000余戶農牧民脫貧。

  湖北要求精准對接民生需求,援藏項目和資金更多地向基層傾斜、向農牧民傾斜。農牧民健康管理,村級衛生室、福利院、幼兒園建設,檢疫站、環衛站、疾控中心配備等,這些能讓農牧民有更直接獲得感的民生項目成為湖北援藏的重點。

  在海拔5300多米的浪卡子縣普瑪江塘鄉措果村,湖北援藏干部接力蹲點,幫助村民解決了修路、用水、用電難題﹔在曲鬆縣,援藏干部幫助建成全縣第一個標准化幼兒園。過去3年,湖北第七批援藏工作隊安排資金近3億元,實施37個民生領域項目,其中八成以上面向基層和農牧區。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08日 01 版)
(責編: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