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重慶璧山活用國家政策拉動民間投資

“遠水”這樣解“近渴”

本報記者  崔  佳  龔  鳴
2016年09月07日04: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璧山區是重慶市城鎮化、工業化的主戰場之一,2015年獲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批行業龍頭企業競相入駐,眾多本土企業也加快轉型升級步伐。然而企業做大做強,資金是瓶頸。璧山通過深度對接國家激勵政策,助推企業轉型升級,有效拉動民間投資。

  重慶凱成科技有限公司因為年初一筆“意外”得來的資金,原於今年底才啟動建設的二期項目,已於今年2月開工,年內就能陸續投產。

  這筆資金來自國家激勵政策。2016年1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決定,表揚全國落實重點政策成效明顯的20個地市和20個區縣,明確從國家專項建設基金、中央預算內投資沉澱資金、專項轉移支付沉澱資金等六方面予以激勵支持。璧山名列其中,而凱成科技和金冠汽車便獲得了國家專項建設基金。目前,當地已有10家企業成為受益者,獲該專項基金支持17億元。因為這場“及時雨”,“遠水”源源來,企業資金上的“近渴”有效緩解了。

  一石激起千層浪。借國家政策東風,璧山加大扶持力度。璧山堅持“創新+資本=新動力”理念,與西南証券公司合作,組建兩隻股權投資基金。目前,已完成對眾泰汽車、凱成科技、得潤電子等項目的股權投資10.3億元,成功培育本土企業——藍黛傳動A股上市,瑞普電氣、興渝涂料新三板挂牌,年內還有望促成6家企業進入新三板市場。

  國家資金給力,地方政府當好理財管家義不容辭。“政府投資瘦身,民間投資擴容。”璧山區副區長黃文杰說,從社會效益看,1塊錢政府投資撬動了6到8塊錢民間投資。此外,用好用活國家激勵政策,還需強監管、控風險。他表示,璧山出台了嚴格的監管制度,動態管理受益企業,引導資金使用落到研發創新這個重點上。

  “國家政策激勵,地方主動作為,璧山正步入良性發展快車道。”璧山區區委書記吳道藩說。


  《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07日 02 版)
(責編: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